在疫情記者會當中,我們時常看到有國民女婿之稱的醫師羅一鈞,以及教授張上淳發表專業意見與分析,守在台灣的最前線,他們都是「感染科醫師」。他們在這一次疫情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採檢到專責病房,他們都得負責。然而,諷刺的是,台灣卻出現了感染科醫師人才荒,從2010年,有46人報考感染科醫師,到今年,剩不到20人。
感染科醫師仔細詢問患者狀況,不像一般感冒門診,感染科必須問得更細更深,才能診斷感染狀況。因為新冠疫情,他們除了得看門診、巡房、還得負責採檢。
記者王暐婷:「現在這裡是林口長庚的戶外採檢區,在疫情比較穩定的現在,大約是每天採檢六七百人,不過在嚴峻的時候是上千人起跳的,而這些都是感染科醫師的範疇,感染科醫師在這兩年,能見度是大幅提升的,因為疫情的關係,像是指揮中心的羅一鈞,以及教授張上淳都是感染科醫師,也是大家心中的抗疫英雄,只是呢,現在台灣面臨一個狀況,是感染科醫師面臨後繼無人的危機。」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醫師張鵬浩:「對我目前是最年輕的,我是第三年的主治醫師,所以我下面兩年是沒有的確沒有人來。」
36歲的張醫師,進入醫院訓練後,志向就是鎖定感染醫學。但像他這樣的選擇,近年,相當少見。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科醫師張鵬浩:「前幾名可能選擇就是,胃腸科腎臟科胸腔科,就是我本身也有一點覺得疑惑,因為我覺得感染科的知識,原則上是非常多元的,不管是你找出病人真的問題,這是一個會得到成就感的地方,第二個就是說找到問題以後對症下藥,然後病人也會好起來,這是第二個可能會有成就感的地方,所以所以的確也是有點憂心啦,為什麼都沒有人來做。」
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的數據統計,感染專科醫師報考人數年年下滑,從2010年的46位,到今年可能不到20位,台大、榮總的感染科每年大概只能收到一名住院醫師。而林口長庚的感染科,近6年來只有一位。新光更是10年沒有新血,北部如此,更遑論南部醫學中心,面臨嚴重人才斷層,原因出在哪?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黃建賢:「因為看不到未來,新進的感染科醫師看不到未來,因為第一個,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幫政府跟幫醫院減少成本,但是是沒有收入的,政府並沒有編列任何的這個收入,給感染管制,還有就是抗生素的這些維持,那導致於說,我們看不到這些的收入,那我們做了那麼多的事情之後,新進醫師覺得並沒有看到希望。」
未來感染科醫師不只稀缺,原有的還可能出去自行開業成一般內科。但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就能發現感染科醫師的重要性,像是收治新冠患者的負壓病房,基本上都是感染科負責,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平均每個值班醫師手上都有30多名病人。包括臨床治療、病毒來源,以及政策制定,包山包海都得靠感染科。
感染科醫師,忙碌排前10%,薪水卻排最後10%,這樣的工作讓新醫師望之卻步。健保費用若無法重新配置,感染科醫師持續稀缺,下個傳染病再來時,風險將是全民承擔。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