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通車15年,有將近百分之百的準點率,要維持這樣的運行水平、維修檢測樣樣都很重要,過往的軌道檢修工具、大部分引進日本技術,而近幾年國內也開始研發,包括地震過後軌道巡檢小機車,工研院和高鐵共同開發,車體較輕、也有即時回報軌道異常設備,提升安全性。
高鐵列車高速馳騁在鐵道上,縮短北高一日生活圈,在運輸安全上,更得高標檢視,不能出任何紕漏。
記者劉俐均:「我們平常所搭的高鐵列車,都需要定期的做檢修,而我們現在所在地方就是左營的列車檢修廠,這裡也是高鐵規模最大的維修基地。」
記者劉俐均:「我們現在要進到駕駛艙裡面,來看維持高鐵行經安全上重要的一項工具,動搖測試儀是在當高速行駛時,還有地震發生的時候,會將列車的動搖值傳回分析室做判讀分析。」
將動搖測試儀裝置在駕駛艙內,別看這小小的盒子,它可是能在列車高速行駛中,將軌道震動數值立即傳回,即時提供給列車升速判斷依據,而這項研發不假手其他國家,由高鐵與中科院共同打造。
高鐵軌道電力部資深維修督導趙崇安:「發展MIT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它能夠整個介面都是在地化,就是中文字幕,再來就是我們希望它是無人化的,因為透過GPS去做定位精準度很高,它測動搖值精密度也非常高。」
再到車體外殼,橘白相間漆料,這一塗層也是大有來頭,原本都是從日本引進,2017年高鐵也啟動了國產漆開發,邀集國內廠商研發、效能也再升級。
塗層必須經過22項測試,讓列車在最高速300公里時,能耐壓、也能耐高溫。
高鐵物料開發課高級工程師蔡騏隆:「除了速度上面一個障礙我們有突破之外,再加上這些物理特性,機械特性,化學特性,還有鹽霧相關的等等我們也都通過了測試,那也優於日本原廠,我們的車體它具備了這些強度,還有它防火耐燃,也符合相關國際性的標準。」
高鐵南區軌道維修課人員:「前方淨空、確認出發。」
兩位工程人員組裝完成,啟動巡軌作業。在軌道上來回探巡,任何異狀都能立刻掌握。
工研院機械所專案經理朱高弘:「它沒有噪音,相對來講它也沒有空氣汙染,這個車子是改用全電的一個動力來行駛,第二個是車體的輕量化,第三個是一個資訊系統的智慧化,工研院跟高鐵當初在合作開發這個東西,這個小機車的時候,思考的邏輯是希望用最少的人力,就可以讓這個小機車出巡,車體是可以用前後拆裝的兩個模組去組立起來。」
高鐵與工研院攜手合作,改良新型的「軌道智能化巡檢機車」,比早年日本採購的舊型車還輕了50公斤,組裝、拆解不用1分鐘就搞定,緊急勘災時間也能節省一半。
高鐵軌道電力部經理高常修:「為了達到快速反應的目的,我們上面配置的一些,可以把資料巡檢的資料,萬一線上有任何的災損或設備異常的話,可以快速傳回我們管理中心。」
運行近15年的高鐵,依據數據分析、發車率達100%,準點率更是高達99.53%,平均每班車延誤時間是0.2分鐘,要維持這樣的運行水平,不管是軌道工程或是車體材料,已經漸漸從日本化轉移成MIT技術,也讓各界見證到台灣軌道工程實力,不容小覷。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