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炎熱!台灣已經進入夏季天氣型態,由於警戒以及疫情的關係,民眾出門不太敢喝水,在大太陽底下待久了以後,你的水分如果補充不夠,血液濃度當然會慢慢的變的比較濃稠,再加上因為體溫升高,心跳速率也會增加,如果你本身就有心臟血管方面的問題的話,這個時候可能會引起一個心肌梗塞。
當氣溫一升高,會導致人體內的血管擴張,增加心臟負荷。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傳統認為冬季較冷的天氣,比較容易心肌梗塞,但夏天的心肌梗塞其實也不少,尤其是在天氣轉換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生,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治療是不分寒暑的,一定要確實注意個人健康,按時服藥補充水分。」
就是因為夏天氣溫高,民眾經常容易流汗,水喝太少,也有可能會造成體內血液的凝滯,導致血栓。
北榮實驗外科主任/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在臨床上來講,其實心臟病對心臟科醫師而言,有二個好發的季節,一個季節是冬天或者是秋冬交界之際,另外一個其實是夏天,尤其是現在大家出門的時候,常常都是戴著口罩出門,由於警戒以及疫情的關係,所以出門的時候不太敢喝水。」
醫藥記者蔣志偉:「長時間在大太陽下,若水分補充不夠,血液濃度會慢慢,變比較濃(稠),再加上體溫升高,心跳速率也會增加,如果本身就有心臟血管問題的人,可得要特別留意。
英國醫界呼籲,長者與年幼小孩,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人,應特別注意熱對身體造成的傷害,尤其在中午11點至下午3點應避免到戶外活動,而民眾外出時應穿著輕便,穿戴帽子,隨身攜帶水,進出冷氣房時,因冷熱溫差較大,亦會增加心臟血管負擔,也不能輕忽。
成大醫院臨醫中心主任劉秉彥:「如果我們在冷氣房內,內外溫差過大的時候,我們血管上面的血斑塊,會變得比較不穩定,這時候斑塊破裂就會導致心肌梗塞血管栓塞,甚至於後面的心律不整的發生。」
臺大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陳政維:「體表血管擴張的話,相對水分的散失就會快,我們的心跳自然就會增加,那所以這些都有可能,會造成一個惡性循環。」
醫師建議,預防心血管疾病,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健康飲食,多喝水、維持良好運動習慣,除了要控制三高,遵從醫師指示處方,降低疾病發生率。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