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Rt值恐被低估 專家:須單日確診2位數到6/14

記者 吳軒彤 / 攝影 顏睿陞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6/01 14:50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01 14:50
圖/TVBS
圖/TVBS

指揮中心公布RT值曲線,表示台灣疫情在這三級防疫措施下、有下降趨勢,指揮官陳時中也說Rt值少於1,案例就會漸漸減少,但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委員李秉穎認為,若沒有把所有確診數都抓出來,數值就會有不準確性,恐怕會被低估,還須觀察4到5天,連續下降到雙位數,才能真正安心。

記者吳軒彤:「台灣本土疫情突破7000例,指揮中心公布這波疫情Rt值也就是所謂的R值,加上時間變化來推估出這波疫情,即將進入臨界點要出現反轉。」

 

有別大家常聽到的R0值是在無任何防疫作為下,個案可傳染給其他人的案例數量,Rt值看得是採取管制措施後的疫情趨勢,用圖表來看,台灣5/13陳時中才說萬華和獅子會2大群聚,彼此有人與人的連結,15日本土一口氣就爆增180例,Rt值急遽攀升,直到雙北升三級後,曲線開始往下顯示三級管制有成效,5/30確診加校正317人Rt值新低減到1.02,陳時中說Rt值少於1案例就會漸漸減少,但現實可能沒這麼樂觀。

圖/TVBS

醫師李秉穎:「你是不可能去找到所有社區隱藏案例,(這會)低估Rt值的現象,Rt數值會有每天波動情形,所以可能至少要3、4、5天觀察曲線。」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成員李秉穎點出沒被揪出的確診黑數,恐會讓Rt值被低估,還要看單日確診數,盡快要減至百例以內剩2位數,才有望在6/14全國解除三級,台大公衛教授陳為堅也認為Rt值不能停在1,社區有1個隱藏個案,拖太久累積病人,仍會拖垮醫院,Rt值必須小於1,呼籲要找特殊感染源,比如現在可能有,傳統市場群聚問題要趕緊阻斷,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也認為,現在就看Rt值言之過早。

圖/TVBS

北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校正回歸必須最好是0,校正回歸的真實數字Rt值就能正確估算。」

中央預測疫情下降,每日確診數也有減少,但不能只是曇花一現,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認為,全國升三級後感染雖已獲控制,但新北市流行期比北市晚還需觀察,無論是指揮中心看的Rt值,還是專家點的單日確診數,6/14想要三級解封,民眾防疫不鬆懈將是關鍵。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RT值曲線#新冠肺炎#確診數#李秉穎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00

0.0795

0.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