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吃3800萬顆的痛風老藥「秋水仙素」8年來不良反應通報達353件,疑釀10人死亡,食藥署緊急示警,呼籲肝腎疾病者慎用。醫師提醒,另2款痛風藥也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應提高警覺。
「秋水仙素」(Colchicine)是一款緩解痛風症狀的老藥,在台灣使用已有將近40年歷史,為處方用藥,在台灣共有17張藥品許可證,屬於第一線用藥。據健保統計,全台一年用量高達3800萬顆。
不過,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近年監測藥品不良反應通報案例發現,2011年至今年8月底,共接獲353件不良反應通報案例,以肝腎功能不全病人占大宗,其中180件為非嚴重不良反應、173件為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有10人死亡。
食藥署藥品組科長洪國登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患者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全血球減少、橫紋肌溶解、神經病變等症狀,這些雖然都是仿單中記載的可能副作用,但疑因患者肝腎功能不佳或合併使用慢性病藥物,導致藥物代謝時間拉長,明明只吃1顆藥,卻可能出現2到3顆的藥效,副作用也因此倍增。
食藥署蒐集國際內外文獻進行評估,發現肝腎患者使用秋水仙素確實可能因副作用太強,導致嚴重不良反應,近日將要求藥廠變更仿單,並提醒醫療人員調整肝腎功能不佳、併用其他藥物患者的劑量,同時進行密切監測。
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陳明翰表示,痛風患者經常同時有多種共病,腎臟問題就是其中之一,根據國外大型研究發現,3/4痛風患者都有程度不一的腎功能不佳,若痛風沒有好好治療,也可能損傷腎功能,無論腎功能還是肝功能,都是痛風患者不可忽視的重點。
陳明翰說,秋水仙素可在痛風發作、關節發炎時緩解症狀,急性發作患者幾乎都會吃個5到7天,老痛風病人、發作頻率高的患者比較容易長期吃,這款藥同時也能治療血管炎、發炎性黏膜受損等,在臨床應用上相當廣泛,但考量可能副作用,醫師對於有肝腎功能不佳的患者都會特別調整劑量。
可怕的是,很多老病人常誤以為秋水仙素能治療痛風、排尿酸,自己跑到藥局買來亂吃,卻不知秋水仙素根本不能降尿酸,萬一又沒有定期回診追蹤肝腎功能,導致體內毒性累積,就可能釀成大禍。
陳明翰指出,不只秋水仙素可能增加肝腎患者不良反應風險,另2款常見的痛風藥物如Benzbromarone(本補麻隆)以及Febuxostat(非布索坦)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其中,Benzbromarone在日本、歐美都曾有患者用藥後出現腎功能衰竭導致死亡的個案,部分國家已禁用,呼籲食藥署應提高警覺。
痛風患者若正在使用上述藥物,最好每3個月回診追蹤肝腎功能。陳明翰提醒,由於肝腎功能受影響初期不會有明顯症狀,最好定期回診追蹤,長期用藥者一旦出現肌肉無力、身體麻木等症狀,可考慮暫時停藥並立即回診,回診時務必告知醫師正在服用哪些藥物,避免造成錯誤診斷。(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