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子癲前症易造成產婦、胎兒致死 長庚跨國研究揪主因


發佈時間:2020/08/20 19:56
最後更新時間:2020/08/20 19:56
子癲前症是產婦、胎兒死亡主因之一。(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子癲前症是產婦、胎兒死亡主因之一。(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子癲前症是產婦胎兒死亡主因之一,但現行篩檢機制僅能找到70%子癲前症孕婦。長庚醫院和亞洲6地合作找出影響偵測率關鍵原因,未來將建立亞洲孕婦資料庫,盼降低孕婦死亡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去年全台共有28名孕產婦死亡,創下20年來新高,其中因懷孕導致高血壓衍生出的子癲前症、子癲症,是產婦死亡一大元凶。

 

台北長庚醫院婦產科系主任洪泰和今天表示,子癲前症是孕婦常見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約2至5,死亡率約為千分之一,主要是胎盤功能不良導致。

洪泰和說,罹患子癲前症的孕婦,在懷孕20週後會出現高血壓,同時合併蛋白尿、肺積水、上腹痛、肝腎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嚴重頭痛或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生產後緩解,但卻是母親及胎兒死亡的主因之一。

洪泰和指出,對胎兒而言,子癲前症會造成羊水減少、寶寶生長遲緩、胎兒早產,胎盤早期剝離,甚至死產;曾罹患子癲前症的孕婦,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急慢性高血壓、中風的機率也會上升。
 

台北長庚醫院產科主任蕭勝文表示,目前台灣雖有子癲前症篩檢預測模型,但由於使用的大多是歐洲族群的資料庫,偵測率僅約70%。

為了建立亞洲孕婦特有的資料庫,提升子癲前症的篩檢偵測率,長庚研究團隊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結合中國、印度、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其他亞洲國家,共11個醫學中心的專家團隊進行研究,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收案4023名單胞胎懷孕11至13週的產婦。

結果發現,亞洲國家、尤其是台灣孕婦,平均體重與產下的胎盤重量低於歐美,進一步研究發現,亞洲孕婦平均動脈血壓比歐洲孕婦低了約4%,胎盤生長因子更是低11%,可能是影響偵測率主因。

此研究成果已發表於8月婦產科權威期刊「婦產科超音波」(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Gynecology),未來將持續建立亞洲孕婦特有的資料庫,提升子癲前症篩檢偵測率。

蕭勝文指出,孕婦在11到13週施行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的同時,可以同時接受子癲前症的篩檢,一旦發現屬於子癲前症高危險群,應於16週前每天服用低劑量的阿斯匹靈並定期追蹤,可大幅減少80%以上發生早產子癲前症的機率,降低孕婦死亡率。

蕭勝文也提醒,前一胎曾罹患過子癲前症或這一胎懷孕前就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血液免疫疾病的孕婦,都是罹患子癲前症的高危險群;此外,年齡大於34歲、孕前體重過重或肥胖、多胞胎、接受人工生殖技術輔助懷孕、家族有子癲前症的孕婦,也應該提高警覺。(中央社)

看節目、買美食、拿好康,住宿券免費抽!快點我下載食尚玩家APP!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孕婦#子癲前症#胎兒#死亡#併發症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98

0.0864

0.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