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台灣零售業第一季相當不好過,整體營業額年減0.6%,不過便利商店卻逆勢成長,營業額創歷年新高,更擠下百貨成為零售龍頭,顯見民眾對便利商店已養成依賴,一項調查也發現,便利商店超越捷運,成為民眾最注重的生活機能。
手搖店舖縮小成餐車,打造店中店型式,搶攻夏日來臨的冷飲商機,另外與台鐵合作的便當與鮮食,首日上架確實吸引不少民眾目光。
全家便利商店公關楊翊暄:「跨品類的鮮食,它是主要應用他們比較招牌的品項就是魯排骨,去做了一個多元的開發,打破了大家一般(購買)的地域限制還有時間的限制。」
放入土司倒數兩分半,就熱騰騰出爐,超商費時2年開發自動化熱壓吐司機,為複合店導入新話題,另外也鎖定住宅、封閉型社區設置冷凍旗艦店,店內有海島型冷凍冰箱,冷凍和生鮮品項是一般店的2倍以上,按照各商圈消費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
統一超商複合店副店長:「我們這邊是比較多元化的服務,像是附近的學生或住家,他們就是晚上的時候會來這邊買杯咖啡在這邊看個書,或者是我們這邊有生啤酒他們下去的時候可能會來這邊小酌一下。」
記者李頂立:「同一個街角就能看到兩家便利商店,比鄰就在隔壁,其實在台灣可以說是常態,台灣每年都會平均冒出兩百多家便利商店,至今已經超過11,500家,到底台灣民眾對便利商店有多仰賴呢?根據中信房屋有一個調查,民眾在租屋購屋之前,其實優先考量到附近的機能就是便利商店,甚至還超過捷運、賣場以及超市。」
民眾:「(大概一天會到便利商店幾次?)最少五次吧!繳費提款或者是寄東西都可以。」
民眾:「方圓500公尺至少都會有十幾家。」
民眾:「我都是在便利商店裡面提款。」
民眾生活更加依賴超商,觀察國內零售業市場也出現洗牌,疫情影響下,台灣第一季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年減0.6%,但便利商店逆勢成長,營業額達847億創歷年新高,甚至一舉超過百貨公司,躍升綜合零售業營收佔比中的龍頭。
商研院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因為當我們的國人不出去的時候,這些人都會存在家,那(超商)的客流都會不斷的增加,再加上你超商本來都是賣一些比較方便的東西,除此之外的部分,超商也開始要做一些外送服務。」
台灣超商營運持續看俏,不過反觀日本,超商數量自去年以來,已首度出現縮減,展店的商業模式在勞力缺乏下也將逐步邁入轉型。
商研院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走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大家就會再進一步思考,難道我的超商一定要24小時嗎?他們也去做一些調整,比如說晚上的時候我就交給自動販賣機來賣,白天的時候還是由人員來去做販售。」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