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痠痛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痠痛貼布,健保署統計使用痠痛貼布人數與件數逐年增加,民國2017年健保門診近72萬人使用非類固醇類痠痛貼布,全年開立7100多萬片,跟2013年比起來成長了近6%,更驚人的是,處方痠痛貼布1年的量全部相加,竟然能繞台灣6圈。
在社區經營10幾年的藥師,一邊提醒使用的方式,一邊整理貨架,光是這些痠痛貼布就多達20多種,民眾的需求不少,以這家藥局來說,就佔了銷售量的6、7成。
痠痛貼布琳瑯滿目,大致區分為中藥和西藥兩大類,裡頭的成分也不太一樣,西藥大多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像是雙氯芬酸,另外還有水楊酸類,包含水楊酸甲酯、水楊酸鹽。中藥的大多都使用冬綠油能消炎止痛、加了辣椒素的屬於溫熱型貼布、涼感型貼布則是薄荷。藥師提醒,不少人認為,藥布不是藥、沒有副作用,哪裡痛就貼哪裡,因此有不少觀念需要釐清。
藥師提醒,有人為了迅速消炎止痛,貼了貼布之後還會擦痠痛藥膏,或是搭配口服消炎止痛藥,這樣會加重劑量,都是不正確的觀念。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不管是哪1種成分以NSAID來說,1次哪1個部位用1次只能用1種,或者說我全身痛貼到整個腰都是,這樣子你1次同時進入藥物量很多,這樣子的話也會有腎毒性。」
醫師提醒,西藥貼布也是藥,消炎止痛成份會透過皮膚吸收,如果使用過量,水楊酸成分最嚴重可能會影響呼吸系統,造成生命安全疑慮,因此不建議在身上到處貼。一般市售的貼布,不需要處方屬於指示用藥取得容易,另外在醫院裡需要處方的酸痛貼布用量也很驚人。
記者呂蓓君:「不少人都有身體酸痛的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酸痛貼布,根據健保署所做的統計,光是2017年開出的,酸痛貼布處方簽就超過7100多萬片,而使用非類固醇酸痛貼布的人,就有將近72萬人跟2013年比較起來成長了近6%,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酸痛貼布,全部加加起來竟然可以繞台灣整整6圈。」
健保署透過健保大數據發現,有2萬多名患者,光是1年就拿192片貼布,以65歲以上長輩最多,總計有1萬4千多人,占了7成。
其中高齡者常有慢性疼痛疾病,如膝關節、髖關節疼痛的困擾。
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像這些有慢性疾病,有些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有時候可能有些退化性關節炎,有一些也會一些容易會疼痛,所以你要使用要更加注意。」
健保署長李伯璋:「民眾在對於這個疼痛的時候,我們當然也是覺得應該回到,一般來講復健的照顧為先,找出為什麼會酸痛的原因為本,不要說動不動就是說去吃藥,或是貼那個藥布。」
健保署長李伯璋提醒,但這類含止痛成分的貼布,大部分都是舒緩不能治本,會者還是必須回到門診,找出真正的痛點,才能對症下藥。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