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天氣悶熱到令人食慾不振、吃不下東西,冰冰涼涼、吃起來無負擔的沙拉、生魚片或涼拌類清爽又消暑。營養師黃品瑄提醒,有4種高風險生食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5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一定要多加注意來源、產地及保存、處理方式等,才不會誤踩飲食地雷,危害身體健康。

- 生肉類:牛、豬、羊、雞等,或是3至7分熟的牛排、生牛肉湯,可能有弓漿蟲、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引起腹痛、腹瀉、發燒、噁心跟喉嚨痛等症狀。建議肉品中心溫度要加熱,至少70度以上,才能有效殺死細菌。
- 生海鮮:魚、貝、章魚等,或是生魚片、烏賊,可能有異尖線蟲、腸炎弧菌,引起噁心、腹痛、腹瀉、頭痛、發燒等症狀。建議選可生食級冷凍處理的產品,也就是經−20度和7天以上冷凍,減少風險。
- 蛋類:生蛋、未全熟蛋製品,像是生蛋拌飯、手作美乃滋、半熟蛋料理等,可能有沙門氏菌,引起腹痛、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務必選購有認證的洗選蛋,避免讓幼童與孕婦食用生蛋。
- 生菜水果:未清洗的蔬菜水果,可能有弓漿蟲或農藥殘留,引起倦怠、噁心、頭暈、全身無力等症狀。建議用流動清水和蔬果清洗劑處理,不要買來源不明的蔬果產品。
◤旅遊優惠搶先看◢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