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親節即將到來之際,大家更應該關注媽媽手健康的重要性,媽媽們總是不辭辛勞地照顧家庭,但長期的家務勞動和抱孩子的不當姿勢,可能導致手腕和虎口的疼痛,甚至發展成狹窄性肌腱炎(俗稱:媽媽手)。醫師指出,預防媽媽手並不難,只要掌握正確4招,就能讓雙手不再痠痛。
「媽媽手」不是母親專利
骨科醫師陳鈺泓指出,媽媽手不只是媽媽專利,長時間做家務的爸爸、奶奶,甚至是辦公室族群也可能發生。若想預防媽媽手,民眾不如趁母親節,全家人一起動起來分擔家務,減輕手部負擔,讓大家擁有一雙健康、不再痠痛的手。
 預防媽媽手就靠4招
陳鈺泓建議,想預防媽媽手可以靠以下4招:
1.適度休息 讓手放個假
家務再多,也要記得給手腕適度休息。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指和手腕,容易讓肌腱發炎。家人們可以多幫忙分擔家務,讓手能有時間好好休息,別讓手繼續工作。
2.正確抱姿 避免手腕過度負擔
很多媽媽會患上媽媽手,是在抱孩子時,習慣用手腕出力,長期下來會造成肌腱過勞。在用手臂支撐重量時,五指自然張開,避免過度壓迫手腕,才能有效減少媽媽手的風險。
 3.使用護具 減輕手部負擔
當手腕疼痛時,可以使用護腕固定關節,減少肌腱過度摩擦。若是需要長期抱小孩,也可以利用嬰兒背帶、枕頭等輔助工具來支撐,減輕手部負擔。
4.多做伸展 舒緩緊繃的肌腱
可以每天多花個幾分鐘,用橡皮筋做開合運動,或輕柔按摩痛點,可以舒緩緊繃的肌腱、增強手部肌力,減少發炎的機率。
◎ 資料來源/陳鈺泓醫師
原文請見:母親節護手指南!這些症狀是「媽媽手」警訊 4招幫你預防問題纏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