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百百種,怎麼挑出最健康的?急診室醫師張適恆曾在YouTube分享,從防癌角度或是一些特性,教你選出適合種類的茶飲。
張適恆表示,從飲食文化上真正意義的茶分為6種,是真正從茶樹葉中萃取出的飲料,差別在於製造過程、發酵程度不同,「六大茶系」分別是: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
張適恆指出,根據分析茶葉中有上百種化合物,但對人們最重要的無疑是「茶多酚」,也是所謂「喝茶防癌」最重要的理由;而茶多酚並非單一物質,「兒茶素」佔了80%,亦不是單一分子,在自然界中有好幾種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是「EGCG」,發酵程度從輕到重,會逐漸讓兒茶素氧化,又變成「茶黃素」或「茶紅素」。
更多新聞:網點捷運上「1款包」很煩人 掀一票共鳴:真的自私又白目
張適恆說,兒茶素最為人熟悉的功能,就是燃燒脂肪,許多臨床試驗發現,喝較多綠茶或補充兒茶素的成人,內臟脂肪減少的程度,顯著多過安慰劑帶來的效果;長期研究指出,兒茶素的EGCG至少可抑制10腫癌細胞,防、抗癌潛力大,常喝綠茶者約可降30%罹患胃癌風險,流行病學研究更一致性認,綠茶能有效降低肺癌、口腔癌、卵巢癌等風險。
張適恆指出,青茶和紅茶發酵程度較高,含比較多茶黃素或茶紅素,對防癌是否有效果?研究發現茶黃素能有效抑制乳癌或卵巢癌等細胞,茶紅素非臨床研究也不少。
張適恆說,要論能確切降低罹癌風險,「大概還是兒茶素最厲害」。但有罕見案例是肝功能因此出現異常,歐盟曾警告,單純補充兒茶素的EGCG,劑量勿超過每天800毫克;我國營養品補充規範,EGCG上限是每日300毫克。
更多新聞:年年倒虧2500!不滿妯娌紅包「只給500」 她出1招反擊
張適恆建議,如直接喝綠茶又希望直接攝取最多的兒茶素,記得用80度到90度的熱水浸泡20分鐘,溶解出的兒茶素比冷泡高20%。
張適恆指出,紅茶和普洱茶(黑茶)等發酵程度較高的茶,「茶氨酸」能在腦部提高多巴胺、血清素,對於專注、減輕壓力、容易入睡有幫助,但這類茶咖啡因也較高,於是不建議睡前喝茶,需要茶氨酸有單獨營養品可用。
張適恆提到,還具防癌潛力一種茶飲是「草本茶」,例如薑茶、肉桂茶及洋甘菊茶,更適合腸胃較弱或對咖啡因敏感的族群。薑中的薑辣素及加熱後產生的薑烯酚,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肉桂醛則能干擾癌細胞周圍的血管,引導癌細胞凋亡或破壞癌細胞的粒線體;研究發現,每週喝2到6次洋甘菊茶,甲狀腺相關疾病或癌,風險都能降7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