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高溫,總會想躲到冷氣房裡,卻又有突然頭暈、頭痛的感覺?營養師余朱青在臉書粉專上發文表示,這其實是中暑的現象,由於身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的環境下,無法有效散熱、排汗所引起。而高溫環境是最主要造成熱傷害的原因,外界濕度也會影響到身體的排汗功能,因台灣大多長年相對濕度較高,只要氣溫高於32度,中暑的可能性即會大增。
她說道,中暑的常見症狀除了體溫上升、皮膚乾燥發紅、心跳過快、呼吸急促、低血壓以外,還可能會因情況惡化,而發生調節熱的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甚至會有昏迷及抽筋等症狀。面對中暑,可以用3個飲食方法來預防,協助身體排水、排濕氣,以達到散熱的效果,包括:
1.補充足夠水分
每日至少喝1500至2000c.c.的水分,避免電解質不平衡的問題,冷開水可以協助降溫,但需要分次小口慢慢喝,如果在戶外的話,則每小時建議補充至少500c.c.水分。若流汗量較大者,電解質相對也會流失較多,可適度飲用運動飲料,建議是選擇低滲透壓或等滲透壓的。
2.選擇利尿排汗的食材
選擇含鉀量高的食材,可以幫助身體排水、排除濕氣,達到散熱的效果,例如紅豆、綠豆、薏仁、西瓜、香蕉等。另外,夏天來上一碗綠豆薏仁湯,或是餐後來適量的西瓜都是很棒的選擇。
3.避免高溫時段外出
一天中陽光最強的時段為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建議出門活動避開這段時間,選擇早晨或傍晚來進行室外活動,並且適時選擇陰涼處休息。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