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濕熱雨季皮膚炎來敲門!醫授「3招」緩解不適 搭配3飲品更有效

編輯 梁萱琪 / 責任編輯 陳子宣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1 21:5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1 21:52
天氣濕熱使皮膚炎,腸胃悶脹等問題接連而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天氣濕熱使皮膚炎,腸胃悶脹等問題接連而來。(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天氣濕熱使濕疹、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問題接連而來,腸胃悶脹、腹瀉等夏日常見症狀也逐漸出現。中醫提醒,想在悶熱潮濕的雨季過的舒適,飲食清淡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多吃苦瓜、蓮子等苦味食物來養護脾胃,平時可多喝3飲品來養生。

悶熱潮濕容易加重皮膚問題

 

中醫師陸孝宸指出,受梅雨季影響不少民眾會感覺皮膚發癢,或是因悶熱潮濕氣候而加重皮膚炎症。他提醒民眾,想改善發癢問題,就算是多雨的季節也要多補充水分並隨身攜帶毛巾將汗水擦乾、隨時讓皮膚毛孔與髒污隔開,同時也要注重皮膚清潔以防皮膚疾病和身體異味,不能因為持續下雨感覺涼爽就放鬆警惕。

飲食宜清淡 減少身體負擔

陸孝宸表示,此時天氣炎熱,飲食宜溫和,略苦而清淡。根據中醫四時養生「春夏養陽」的原則,夏季飲食宜溫。清淡飲食可促進食欲,利於消化,而苦味食物能清解暑熱,兼降心火,若飲食過於辛熱,則易助陽生熱,易發耗傷氣津;過於寒涼,則易助濕生痰,導致困脾傷陽。
 

這時應多食粳米、紅米、紅豆、綠豆、小麥、大麥、粟米、薏苡仁、扁豆等甘平淡補之物,以及當季蔬菜、水果及蓮子、百合等養心食材。總之,此時飲食當低鹽、低脂,多吃五穀雜糧,不要吃太多熱性食物或溫補品。

此時可多吃苦瓜、秋葵、蓮子來養護脾胃

陸孝宸提到,蔬果類可以選擇當季的苦瓜、秋葵、蓮子等入菜,一方面清走腸胃熱氣,一方面養護脾胃,清淡鮮美又不會對脾胃造成負擔。陸孝宸表示,腸胃虛弱容易腹瀉者可以食用山藥、四神湯來改善不適。

水果方面,當令的水果如芒果、荔枝雖然甜美可口,但皮膚若處於發炎狀態則建議避免食用,改以糖分較低的瓜果類或蓮子代替,避免過敏反應加重。陸孝宸提醒,不只過甜的水果,甜食也應一起避免。

3飲品幫忙解暑祛濕

陸孝宸也表示,平時可多喝3種飲品幫助身體解暑祛濕:

1.桑菊消暑茶

桑菊消暑能生津解熱、補肺除煩。材料包括桑葉8g、菊花8g、玉竹10g、沙參6g、薄荷葉3g,將上五味藥材冷水沖15秒後,加入350500c.c.水煮沸後燜10分鐘,即可飲用。

 

2.苦瓜蜜茶

苦瓜蜜茶有助清熱降血壓、清心火。材料為苦瓜乾15g,加入300c.c.熱水加蓋燜泡10分鐘,待味道滲出後添加適量蜂蜜飲用。

3.酸梅湯

酸梅湯甜美可口又製作容易,能消脂、除脹、生津、止渴,適用於夏季汗出多,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容易消化不良的族群。材料包括烏梅20g、生山楂15g、陳皮10g、洛神花10g,放入500c.c.水煮沸,再燜15分鐘,可以茶代水喝。

◎ 資料來源/陸孝宸中醫師

原文請見:天氣濕熱皮膚、腸胃都難受?中醫教你吃3蔬果養護脾胃 3飲品平日養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夏季飲食養生

#濕熱#腸胃護理#皮膚問題#飲食清淡#酸梅湯#解暑祛濕#陸孝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93

0.0810

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