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腰圍粗恐「內臟脂肪過多」!專家推3刮油神物 肥油全退散

編輯 張庭暄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5 13:4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05 13:49
腰圍過粗恐是內臟脂肪過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腰圍過粗恐是內臟脂肪過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成為減肥關鍵,不過據衛福部過去調查,19歲以上國人BMI正常,卻有超過一半「腰圍過粗」,顯示「內臟脂肪過多」警訊。日前就有減重醫師推薦「三類超級食物」可降低脂肪沉積,有此困擾的民眾不妨試試看!

根據衛福部2017至2020年的國民營養健康調查,19歲以上國人超過5成腰圍過粗,即使BMI正常,仍有近2成者腰圍過粗。這顯示國人較注意體重控制,但容易輕忽腰圍管理,而腰圍粗也意謂內臟脂肪過多。減重醫師吳銘鋐在YouTube頻道指出,內臟脂肪存在於腹腔內臟器周圍,不僅影響外觀,也與慢性疾病發展息息相關。同時,他也推薦三種超級食物來降低內臟脂肪的沉積:

 

【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像是紅豆、黑豆、奇亞籽,膳食纖維進到腸道後會被分解成短鏈脂肪酸,增加體內飽足荷爾蒙GLP-1、PYY分泌,達到抑制饑餓素生成、降低食慾的效果。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
像是鮭魚、鯡魚、鱈魚,每週食用2至3次可以有效降低內臟脂肪。
 

【富含兒茶素、多酚】
綠茶有助於促進脂肪氧化、促進代謝率,研究顯示,每天攝取800mg綠茶萃取物,便可有效降低內臟脂肪。

更多新聞:腫麼了?63歲周華健「胖到變形」發福模樣曝 粉絲認不出:以為胡瓜

國民健康署在官網指出,判斷內臟脂肪堆積最簡易的方法就是量腰圍,成年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大於80公分就要小心內臟脂肪過多的問題。根據《健康2.0》報導,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高法民指出,BMI僅以身高和體重算出身體胖瘦,可能失準,無法看出肌肉和脂肪的占比。

美國一篇研究提醒大家不要忽略體脂肪率衡量的重要性,BMI並非唯一標準。高法民表示,通常脂肪分布集中在皮下和腹部,如手臂的「蝴蝶袖」,特別是腹部的脂肪容易引發慢性病,因此腰圍是反映有無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
#腰圍過粗# 內臟脂肪# 減重# 超級食物# 膳食纖維# 綠茶#魚類#減肥#BMI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5

0.0827

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