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3年長21顆大腸息肉!李芳雯認「膽固醇高」癌變風險機率曝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賴沛菁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9/08 15:09
最後更新時間:2023/09/08 15:09
李芳雯在臉書發文稱今年的大腸鏡檢查「割了3顆」。(圖/翻攝自李芳雯臉書)
李芳雯在臉書發文稱今年的大腸鏡檢查「割了3顆」。(圖/翻攝自李芳雯臉書)

內衣皇后李芳雯多年來不菸不酒、飲食清淡、不吃燒烤油炸、只吃原型食物,去年她自曝前一年她健檢時意外發現有12顆大腸息肉,去年檢查又切掉了6顆息肉。昨天(9/7)她在臉書上向粉絲們報平安,今年的大腸鏡檢查「割了3顆」,還抱怨「就是膽固醇高」。醫師提醒,膽固醇高等代謝症候群大腸息肉的比例比一般人高,一定要注意,如果一次檢查發現多顆息肉,可能半年到一年後要趕快再檢查。

 

李芳雯不菸不酒、常運動、飲食清淡 連3年發現大腸息肉

李芳雯不菸不酒卻連續三年發現息肉。(圖/翻攝自李芳雯臉書)

李芳雯出道32年來身材都非常火辣,維持穿著「S號」。保持身材她靠不菸不酒、飲食清淡、不吃燒烤油炸、只吃原型食物維持,未料前年她健檢發現12顆息肉,去年檢查又發現6顆,今年再檢查又發現3顆。每年檢查都發現大腸息肉,是不是有易長息肉體質呢?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周宜群說,真的有「易長大腸息肉族群」!不過這種「家族性息肉症」的大腸息肉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可能在大腸直腸中長出數百到數千個以上的腺瘤性息肉,這類患者是屬於染色體顯性遺傳,如果不治療,發生癌變的可能性達百分之百。

 

家族大腸息肉症遺傳率達5成

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大腸息肉症,子女有一半的機會遺傳。周宜群說,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的疾病發生約從20或30歲開始出現,所以建議一等親中發現家族性大腸息肉症,子女從20歲,甚至10幾歲就要開始做大腸鏡檢查,有些人甚至要預防性切除大腸。

 

膽固醇過高等代謝症候群 息肉發生率較高

不過女藝人的情況只是大腸息肉比較多,周宜群說,和家族性息肉症很不一樣,不過她有提到膽固醇過高,根據國內有多家醫院的調查和研究都發現,有代謝性疾病如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過高的男性,發生大腸息肉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2%,女性則是31%,因此必須特別小心。

 

大腸息肉專找7種人

高膽固醇者容易長息肉。(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周宜群說,臨床上顯示,飲食上1.多吃紅肉、2.加工肉品、3.高膽固醇食物、4.纖維攝取不足、5.吸菸、6.喝酒、7.不愛運動等習慣的人,是息肉好發體質,但李芳雯不菸不酒、只吃原型食物、常運動,她的大腸息肉顯然和飲食及生活習慣不太有關係。

 

但是一次發現12顆息肉或6顆息肉是真的有點多,周宜群說,一次發現多顆息肉者,即使是良性,通常醫師可能會建議6個月後再檢查一次,因為大腸的死角多,有時候可能有沒有清除乾淨的風險。而再次檢查發現6顆息肉,息肉數量減少,但還是有點多,而今年發現3顆,息肉數量持續減少,如果化驗結果都是良性,而且確定大腸鏡做得很徹底,下次可以延長到隔1~2年再檢查。

 

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有癌變風險

周宜群說,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有變大腸癌的危險,息肉的風險取決於息肉大小、形狀與組織學的分類等等。小顆的大腸息肉中,以良性的增生性息肉最常見,其次才是發炎性息肉以及有癌變風險的腺瘤狀息肉。在大型的大腸息肉中,腫瘤狀息肉的比例才大幅增加。所以如果息肉都很小,而且多次檢查都屬於良性的增生性息肉,只需要持續追蹤,不必給自己太大壓力。
 

但還是提醒民眾注意,大腸癌好發於50~60歲族群,目前國健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大便潛血篩檢,年過50歲的民眾要定期檢查。


◎ 諮詢專家/周宜群醫師

 

《TVBS》提醒您:
◎吸菸有礙身體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癌」警訊不可不知

#大腸息肉#家族性息肉症#膽固醇高#大腸癌#大便潛血篩檢#息肉#膽固醇#癌症#罹癌#大腸鏡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89

0.0727

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