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產能,也衝擊了人類的食品安全。現在越來越多人反思大量生產食品的過程中,是否傷害地球環境?英國有兩位年輕馬鈴薯農,將自己的農場與洋芋片生產線,每個環節都拆解改善,號稱明年就能達到碳中和目標。義大利則有進行了12年的海中溫室計畫,希望打造水耕且穩定的新農地。氣候變遷給辛巴威帶來數十年最嚴重的乾旱,糧食短缺危機時,樹木給了人類食物:非洲猴麵包樹(baobab trees)果實,成為救命的野生糧食。
枯枝在風中伸向天空,非洲猴麵包樹(baobab trees)過去能存活超過千年,近年來卻頻傳老樹死亡,可能因為氣候變遷:辛巴威(Zimbabwe)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缺糧嚴重,政府決定屠殺野生大象讓飢民有肉吃。辛巴威當地民眾,也正與大象和猴子,爭食猴麵包樹果實。
辛巴威民眾 碧托妮:「我們今年甚麼收成都沒有,只靠賣猴麵包樹果實才活下來。」
五公斤的果實還賣不到一美元,儘管勞力被壓榨,此時大自然的饋贈還是讓他們活命的唯一收入來源。猴麵包樹除了做紙漿纖維與護膚品,葉子含鐵量高能當菜吃,種子能榨油、果肉的維他命C含量比橘子還高,被稱為非洲生命樹。
德國環保人士/造林組織創辦人 芬克拜納:「(改善氣候變遷)也得盡可能地,吸走大氣中現有的碳,最好的辦法就是復育森林,樹能固碳。」
但年齡或體積未到一定程度的樹木,固碳量有限,種樹趕不上砍樹速度,氣候變遷依然無解,糧食危機早已逼到人類眼前,科學家們將腦筋動到恆溫又無風無雨的海底。樹木生長需要二氧化碳,食用蔬菜也是。
義大利西部的諾利(Noli),夜間空拍可清楚見到距離海岸不到一百公尺處,水下發亮的球體。2012年開始的尼莫花園(Nemo's Garden)計畫,其實就是海中溫室。
尼莫花園聯合創始人 甘貝里尼:「我們把空氣裝在這半球內,事實上這是固定體積空氣注入這個空間,溫室半球固定在水面下的海底。」
半封閉的塑膠球體,金屬結構,內部就是水耕栽培的場地,電子儀器監控溫度濕度,給予營養液,6到8公尺的水下仍能有足夠的陽光,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只在冬天或陰天時,用電力啟動LED燈補光
德國RTL電視台記者 漢克洛德:「這裡有羅勒、薄荷、葡萄柚與蘭花。外面有魚兒游來游去,而我們坐在這裡,實在太妙了。」
水耕不用土壤,植物生長期間可以避開寄生蟲與細菌等問題,淺海海底也沒有風雨,除了2018年颶風造成溫室內部慘遭淹沒外,其餘時間至今運作正常。塑膠半球內是半封閉的生態系統,保持攝氏25度左右的恆溫,球體外有溫差,海水經過淡化,又不斷蒸發,冷凝在球體上,滴下來就可以灌溉植物。
尼莫花園工作人員 迪迪歐:「農作物長得更高、更快。」
只要對種子做好消毒,除去寄生蟲卵,這個水耕溫室不會汙染海洋,也可以讓珊瑚附生,或當成人工魚礁。但海中溫室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儘管都是有機水耕的健康好菜,離量產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常被批評為垃圾食物,卻早已量產,全球每年消耗數十億包的洋芋片,如今努力洗刷惡名:英國有兩位馬鈴薯農,改善生產線,號稱品牌洋芋片2025年就能達到碳中和目標!讓許多健康食品產線望塵莫及。
英國農民/洋芋片品牌聯合創辦人 梅森:「這是百分百纖維薄膜,我們所知道唯一的能完全經堆肥分解的包裝袋,花了我們四年才研發出來,現在我們要開發第三代包裝袋。」
26周內能完全分解的包裝袋,還有產線上一點不浪費的回收過程:各種農業廢物,包括果皮、草根、雞糞等等,全部送入厭氧消化廠,製造再生能源。
英國農民/洋芋片品牌聯合創辦人 葛林:「厭氧消化廠裡,許多微生物分解所有我們丟進去的東西,農場裡所有的農業廢物和我們的垃圾,分解後產生甲烷氣體。甲烷氣體送進發動機,驅動其發電,給農場供電,用不完的電力就輸入國家電網。」
兩位英國馬鈴薯農夫,拆解傳統農業和被稱為垃圾零食的洋芋片產線,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資源回收、再生能源的效果。目前他們的小農洋芋片已在英國超市上架,每袋一英鎊,他們相信考慮永續生產的企業,未來在市場上才真正具有競爭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