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上週公布,3月全國非在校、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15.3%,與上月持平。當前經濟放緩、管制增加,大陸年輕人找工作越來越難已經成為現實,再加上工作環境壓力大,薪資卻難有成長,年輕人的工作觀與人生觀也都與上一代人出現巨大改變。過去嚮往的穩定高薪既然「求而不可得」,那就乾脆改做想做的事,把更多時間與金錢花在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上。學者坦言,這種趨向「躺平」甚至返鄉當全職兒女「啃老」的選擇,反映的是一種悲觀情緒。在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下,握緊自己的興趣,成了大陸青年僅剩不多的確定。
拿著電動刺青機,不厭其煩地在人工皮上反覆畫出各種弧度的線條圖案,練習手部穩定度。
對23歲的朱翊來說,當前作為刺青學徒,並準備半年後出師的生活,與過去兩年每天坐辦公桌的穩定白領生活相比,明顯更有盼頭。
大陸青年 朱翊:「就是我以前上班的時候,每天八點起床,晚上九、十點才能到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對著電腦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無休止的加班與開會,都讓我的精神很疲憊。」
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企業工作的朱翊,曾經期盼苦熬多年後,能在理想的時裝產業找到一片天。但企業內的高度壓力,以及不斷被拉低的薪資環境,卻讓朱翊看不到未來。
大陸青年 朱翊:「對我個人來說,就意義不是很大吧。更多的就只是為老闆工作,只是完成一件讓老闆滿意的事情,所以就決定就不想上班了。」
朱翊不但放棄穩定的白領工作,還把過去兩年存下來的錢,花在學習自己有興趣的刺青事業上。現在的她,不再過每天固定上班、下班、開會、加班的生活,而是把步調放慢,專心投資自己。
大陸青年 朱翊:「以前在公司上班的幾千塊工資,全部都用來做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去做讓自己開心快樂的事情,我覺得對我來說很值得。」
同樣選擇把時間花在自己興趣上的,還有這名為了製造髮簪,竟養起5百多隻鸚鵡的王金環。
養鳥簪娘 王金環:「我也會在網上找那種其他的任何跟藍色有關係的東西,可以用上的我都會買回來試一下。先試的絲帶,然後是孔雀羽毛,孔雀羽毛之後,就找到了這個鸚鵡毛。」
因為喜歡漢服也喜歡手工,王金環一方面在淘寶開店,一方面也透過直播與網友互動。而為了讓髮簪上的「點翠」更接近古風,她嘗試了多種不同素材,最後選定用鸚鵡掉落的羽毛來製作。
養鳥簪娘 王金環:「剛開始是養了十幾隻,十幾隻牠們也掉毛,但是那個量少。後來我就想,那十幾隻一天掉一根,那我養幾百隻不就一天幾百根嗎。」
她定時用吸塵器把籠底的羽毛收集起來後,再與家人一起,根據顏色把羽毛一根一根地分類整理。
養鳥簪娘 王金環:「先把羽毛上多餘的那些絨毛剪下來,再用專用的膠水,把羽毛處理一下,我們專業的名稱叫做漿毛。之後就是點毛了,把羽毛貼在咱們金屬的胚體上。」
王金環不但自己做簪,還把丈夫與家人一起拉入養鸚鵡、提供「點翠」材料的道路上。這一路她不求飛黃騰達,而是要盡可能滿足自己的樂趣。
養鳥簪娘 王金環:「如果是我一天八小時都在做的話,加上做胚底,加上點毛,可能最快的話要一個星期(完成一隻簪),現在我還在做的是去年2月份接的訂單。」
不論是王金環的養鸚鵡制簪,或是朱翊的刺青,這些新一代的大陸青年都不再只把目光看向穩定的大企業,而是更看重工作與生活、甚至個人興趣的關係。
刺青教練:「可能穩定職業可以給到的保障,跟以前不太一樣吧,現在好像穩定這個字就比較難達成,無論在任何行業,所以大家就會更想要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再加上當前年輕人找工作難,官方即使宣稱改變了青年失業率的統計方法、排除在學生,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16-24歲年輕人失業率數字,仍高達14.9%。
就業窄門越收越窄,年輕人改以興趣作為生涯規劃的主要考量,還有些人選擇相對低壓力的「躺平」生活,甚至返回故鄉當個「全職兒女」,以照顧父母作為主要任務。
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和中國研究助理教授 周韻(Yun Zhou):「在中國的背景環境,這些趨勢背後也存在著一種悲觀主義情緒,這是不容忽視的,也就是一些年輕人在應對嚴格的社會不平等、收緊的政治控制,以及黯淡的經濟前景時,本身所感受到的不確定性甚至徒勞感。」
儘管生活充滿不確定性與無奈,但再難過的日子還是得擠出些快樂來。而「小劇場」這種、表演者與觀眾都以年輕人為主的新興娛樂,就成了大陸青年躲避現實憂煩的管道之一。
上海小劇場觀眾:「在劇場也交到很多同好的朋友們,之後看劇也跟演員有很熟悉的認識,像朋友一樣。」
再苦再難也不能缺了興趣,大陸年輕人的生活觀與工作觀,正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而改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