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總統拜登周一(11月27日)宣告成立新的內閣級「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全力推動供應鏈多元化的同時,北京當局則試圖向全球廠商喊話,希望供應鏈長留中國。主動籌辦的第一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週二(11月28日)在北京開幕,為期5天的展會要向全球展示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完整性,希望吸引更多外資回流。但有分析認為,展會的象徵意義恐將大於實質。
美國總統 拜登:「兩年前的感恩節,有100艘貨櫃船在碼頭等待靠港,它們在海上排起長隊。但今年,只有不到十艘。」
早前在新冠疫情所引發的大規模停工、鎖國等情況下,全球供應鏈一度受到巨大衝擊,並引發眾多產品的價格飆漲。
儘管包括中國大陸在內,各地解除疫情封鎖已將近一年,但過去供應鏈過於單一所帶來的風險,迫使各國政府與廠商,重新思考供應鏈的安排。
美國總統 拜登:「到今日,我們的供應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就從現在這裡開始,我們將成立一個新的供應鏈彈性委員會,我將責成這個小組,確保我們的供應鏈維持安全、多元化、有彈性且面向未來。」
美國總統拜登周一(11月27日)宣布成立新的內閣級「強化供應鏈韌性委員會」,推出包括增加對美國藥品與醫療用品製造投資在內的30多項新行動,目的在落實關鍵商品供應鏈的多元化、減少對特定國家依賴,同時進一步緩解通貨膨脹。
委員會每四年進行一次供應鏈審查,定期更新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經濟安全的關鍵產業定義與標準。首次審查將於2024年底進行。
中國大陸總理 李強:「我們願同各國共建更加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夥伴關係,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與美國積極推進供應鏈的多元化不同,北京當局則期盼全球廠商與投資者,繼續把供應鏈上的關鍵製造,留在中國。
因此週二(11月28日)在北京舉辦第一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鏈博會),李強在開幕式演說上,開宗明義就喊出中方要與各國建立更緊密的供應鏈聯繫,反對任何形式脫鈎斷鏈。
中國大陸總理 李強:「中國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的營商環境,保護各類企業的合法權益,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
北京當局重申開放決心與外資保護外,還透過數字,來彰顯國際廠商對鏈博會的支持,包括宣布共有來自55個國家與地區,高達515間廠商參展,其中外國廠商佔比達26%,大約134間;官方還強調,包括蘋果、亞馬遜、特斯拉與聯邦快遞等美商都參與。
中國貿促會副會長 于健龍:「首屆中國鏈博會得到了美國企業的熱烈反響,美國展商數量遠超預期,美國展商佔本屆展會,海外展商總數的20%。」
特別說明美方約27間廠商參展,超出預期,明顯意在言外。
整場展會設有智慧汽車、綠色農業、清潔能源、數字科技與健康生活五大展區,五大供應鏈項目都屬於當前最夯的尖端科技,也都符合北京當局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等國家戰略。
儘管官方試圖透過提出這些「下一代新商機」來吸引更多外資,但現實卻是,多數供應鏈從上游到下游,都只見中資或港資。例如這條醫療用品產業鏈,上游原料是來自新疆的棉花,製造由湖北與深圳廠房包辦,手術衣、口罩等產品則在中國各地銷售,整條供應鏈都在中國。
穩健醫療集團副總裁 柯家洋:「由棉花到生產,到前線消費者都包含到,希望向全世界、一帶一路所有嘉賓,都可以看到中國製造、中國品牌。」
不少國際廠商更以觀望為主,希望透過展會觀察中美競爭脈絡,再決定下一步。
國際貨運代理公司Interglobo大中華區副總裁 史蒂芬諾皮爾波尼(Stefano Pieriboni):「我們是義大利公司,但跟美國有合作。所以我就聽他(中國美國商會會長)說什麼。我覺得如果有一個好的結果,好的合作,中國跟美國也影響到大家,所以這很重要的。」
分析認為,北京當局選在當前國內經濟放緩之際,無視此前已經連續召開「廣交會」與「上海進博會」兩場大型國際貿易展會,堅持大張旗鼓在北京開辦新的展會,目的之一,就是要宣揚中國「紅色供應鏈」的完整性,並藉機吸引外資回流。
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林舜杰:「我們搞這個供應鏈博覽會啊,它不是集中於某個領域、某個行業,或者某個區域,去促進它的這個行業發展或貿易的發展,我們更重視的是全球這個供應鏈的合作。」
然而,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國際收支統計,顯示外資第3季直接投資為負118億美元,這是1998年建立統計以來,首次出現負值。商務部最新數據也揭露,今年前10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為987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9.4%。再再顯示外資流出中國的「去風險」腳步,持續增溫。
中國美國商會會長 哈特(Michael Hart):「任何人想要取代中國,都需要花很長時間,由於中國供應鏈市場的實力,美國公司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繼續在這裡開展業務。」
對企業來說,完全脫離原本的供應鏈並不實際,但把雞蛋移到不同籃子裡來降低風險,恐怕是當前國際格局下的必然選擇。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