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土耳其邊境地區,2月6日發生規模7.8強震,至今滿半年了,這裡的災民努力讓生活回到正軌,但失去家人的痛,還有對強震的恐懼如影隨形;一名敘利亞父親失去妻子和兩個孩子,唯一倖存的兒子是他活下去的動力,但家園重建進度是零,他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強震中出生的小女嬰,父母親雙亡,當時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善心人士想領養,最後被敘利亞政府安排由姑姑、姑丈接手,當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帶大。
手上綁著紗布,還沒從強震衝擊中回過神來,男童緊抓著食物,看得讓人心疼。他的父親受困瓦礫堆整整四天,獲救後趕到醫院,才發現妻子和另外兩個孩子都不幸喪生。半年前這場規模7.8強震,讓敘利亞男子拜雅辛德(Jomaa Biazid)一家五口只剩父子倆相依為命,他們居住的城市,是位於敘利亞北部的詹達里斯(Jandaris),也是強震重災區之一,到現在還是一片斷垣殘壁,看在倖存者眼裡滿是絕望,坦言要不是孩子,他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敘利亞強震災民 拜雅辛德 :「我只剩這個兒子,他是讓我撐著活到現在的原因,如果老天爺也讓他走了,我絕對會很快跟著他一起離開。」
失去妻兒的痛,讓男子難以適應,原本把兒子留在自己的兄弟家,但他擔心時間一久,兒子會忘記父親,決定帶著孩子一起努力走下去;平時靠政府發放的救濟物資度日,對於未來,他不敢多想。不少敘利亞災民至今仍住在帳篷裡,因為家園重建進度是零。這名父親帶著九個孩子,他們不敢回到水泥牆建築物內,因為害怕半年前的惡夢,隨時都會重演。
敘利亞強震災民 :「我們還是得要有房子,不然下個月開始下雨,我不知道還能去哪裡,我無法和孩子住進大樓裡,因為我害怕地震。」
在自家院子玩起盪鞦韆,小女娃笑得好滿足,但是在她身邊的不是親生父親,而是強震後領養她的姑丈。小女嬰在強震發生當下來到這個世界,但她卻沒有機會看到自己的父母,被埋在瓦礫堆下10個小時,她被發現時臍帶還沒斷,但父母親和四個哥哥姐姐都已經沒了氣息。當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善心人士想要領養她,最後官方找到她的姑姑,經過DNA檢測確認血緣關係後安排領養,這家人持續被流言所苦,不斷有傳言認為姑姑和姑丈靠領養女嬰,拿取大筆補償金。
女嬰養父 阿爾-沙瓦迪 (Khalil Al-Sawadi) :「給我尿布、奶粉的人,我沒有從他們那邊拿取大筆金錢,我要對任何提出這項質疑的人進行澄清。」
六個月大的女娃兒頭好壯壯,在養父懷裡睜著圓圓的大眼睛;養父母強調絕對將她視如己出,以她死去的母親之名阿芙拉(Afraa)作為女嬰的名字,保證在她長大後,會告訴她真正的身世。一點一滴將災後的家園,做成迷你模型,倒塌的房屋,還有散落在四處的車輛,一旁還有搭建的臨時帳棚,以及災民們親手埋葬的家人墳墓。
敘利亞美術老師 米迪亞‧海南 (Mydia Henan):「我們遇上了這場強震,在這之後,我們都失去了某個深愛的人。」
從2017年開始手做藝術,敘利亞美術老師透過巧手,將災後的家園真實呈現,點起燭光,營造出夜晚的氣氛,讓人回想起當時的慘劇;她的作品現在獲得任教學校青睞,將為她開設專門展覽。半年前這場強震,重創敘利亞、土耳其邊境,造成至少5萬人死亡。在土耳其這一頭,災後重建腳步正努力進行,強震中心位置、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基亞(Antakya),經營紡織廠的家族,已經開始趕工織布。
土耳其蠶絲職人 :「當你仔細聽,這就像一首管弦樂交響曲,這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音樂。」
杜曼家族的手工紡織廠,他們自己養蠶,不像工業取蠶絲用煮繭的方式,他們讓蠶寶寶孵化成蛾,採用土耳其古法,不殘殺生命的方式來做蠶絲製品。家族工廠在強震中存活下來,讓杜曼家族成了社區的後盾,當時收留了至少100人,老闆分身乏術,但當時沒有多想,只是盡力救人。震後半年,家族終於恢復蠶絲製造工作,問題是以前70幾名員工,大多在強震中罹難,回到這裡的寥寥無幾,老闆決定雇用敘利亞災民,希望幫助更多人養家活口。
土耳其蠶絲生產商 伊梅爾‧杜曼 (Emel Duman) :「我們很難讓以前的員工回來,紡織職人都不在了,恢復生產很難,但我們就是盡力,試圖鼓勵自己繼續前進。」
每天都把自己往前推,是強震後災民的生活寫照,當距離以前的生活更近一步,也更能感受到內心的傷痛,逐漸被撫平。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