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白人主宰的美國出版界,誕生了一位非裔文學教母!她是童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由於祖父是黑奴,在經歷種族歧視的童年後,她從出版界崛起,擅長用故事背後的力量,讓人了解種族歧視帶來的毀滅性影響。她是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非裔女性,也拿過普立茲小說獎。8月5日她在紐約一家醫療中心病逝,家人隨伺在側,享壽88歲!她的文學作品,也在此刻被不少人拿來回味,影響後世的力量,難以小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我記得小時候的一段往事,我跟一位要好的朋友走在街上,討論上帝是否存在這問題。」
膚色對一個人影響有多深?小女孩對上天的祈禱,每一字都刺痛人心。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朋友說,她已經禱告兩年,希望有一雙藍色的眼睛,但祂完全不理會我。」
歧視會傷人,而且傷得很深,美國非裔作家莫里森,將這段往事,轉化成1970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最藍的眼睛》(The Bluest Eye),描述非裔女孩想成為金髮碧眼的洋娃娃,最後迷失自我,走向毀滅。
美國民眾 :「我聽到她(莫里森)過世消息的時候哭了;一般人對白人為中心的想法,她用她的方式讓我了解,讓我不再這樣生活。」
1931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莫里森在家中四個孩子裡,排行老二,因為祖父曾是黑奴,她從小就聽過不少充滿種族血淚的故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寫作就是將看似正常的事情打散,它看起來就像新的一樣,會讓你察覺到哪裡不對勁,進而再去探索它。」
「當你的脖子上被銬上鐵鍊,我會張口將它咬下」,這句對白出自莫里森最著名小說──1987年的《寵兒》(Beloved)。故事主角真有其人,敘述1873年一名逃跑的女性黑奴,為了不讓雇主抓走自己還沒滿月的女兒,忍痛將她殺死,並在她墓碑刻上「寵兒」。
18年後,一名來歷不明的女孩來訪,被女主角視為「寵兒」化身,無條件收容她時,女孩陰晴不定的個性,帶給她莫大的折磨。細膩刻劃母愛的執著與掙扎,讓《寵兒》出版隔年榮獲普立茲小說獎,1998年改編成電影《魅影情真》,由當年44歲的脫口秀天后歐普拉擔綱演出。
《魅影情真》電影片段 :「別讓媽媽知道你真正的身分好嗎?不要告訴我該怎麼做!你千萬、千萬別指使我該做什麼!但我站在你這邊!她才是!你給我滾!我需要的是她!」
莫里森一生充滿傳奇,自康乃爾大學修得文學碩士後,歷經6年婚姻的失敗,她毅然帶著兩個兒子出走,從教師身分轉戰出版業,1965年進入蘭登書屋(Random House),在工作和單親媽媽之間尋找平衡。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在白人男性的世界中工作,我沒覺得受威脅,但一點都不有趣,他們對我比較有興趣...我也不怕展現我自己!」
誰都沒想到,莫里森40歲才開啟的寫作生涯,成為未來撼動文壇的教母級人物;她一生出版11本小說,直到晚年,作品依舊精采紛陳,1997年小說《樂園》,講述美國西部一個清一色的黑人城鎮,看似不受外界影響,但封閉的力量卻更可怕。當時還收到德州矯正機關來函,通知她書籍被監獄列為禁書,以防釀成暴動。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我當時心想,這故事多有力量啊!我簡直能拆房子了。」
1993年,莫里森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史上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非裔女性作家。但人生無常,同年耶誕節她的住所遭遇大火,手稿幾乎被燒光;2千年,兒子斯萊德胰臟癌過世,終年45歲,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讓莫里森好幾個月都無法繼續創作。2012年,獲得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頒發總統自由勳章,這是美國最高的平民榮譽獎。
時任美國總統 歐巴馬 (2012) :「莫里森的創作,帶給我們情感與道德上的衝擊,是從沒有一名作家能達到的。」
正如歐巴馬所言,莫里森從不批評白人世界,而是將非裔的痛苦,透過故事打動人心。
主持人 :「你有想過寫一本以白人生活為主的書嗎?」
作家 莫里森 :「我有想過。」
主持人 :「寫出白人的價值這樣嗎?」
作家 莫里森 :「你就是不懂種族歧視的力量對吧!你永遠都不會問一名白人作家:『你會想寫有關非裔的書嗎?』」
說起話來雖輕聲細語,卻蘊含著一股強大的力量,對種族優越感、歧視的剖析,發人深省。莫里森為世人刻劃了如此難忘的故事和角色後,8月5日病逝於紐約,享壽88歲;她的一生雖劃下句點,但精采的文學作品,永不凋零。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里森 :「我一生就是三個元素的總和,我是非裔、一個女性、一位作家,這三種湊在一起。」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