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CNN看華語片 探「赤壁」拍攝現場

記者 謝姈君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07/11/19 22:35
最後更新時間:2007/11/19 22:35

華人導演最近一窩蜂前進大陸拍電影,其中號稱華人有史以來最大手筆的史詩鉅作「赤壁」,特別受到矚目;不過,從吳宇森到成功把「無間道」推銷好萊塢的劉偉強,以及大陸土生土長的導演陳凱歌,都面臨相同的困境,就是如何突破意識形態的侷限,讓電影藝術更自由地在大陸轉型茁壯。

號稱華人世界,史上最大製作的「赤壁」,拍攝現場就是個小聯合國。吳宇森:「國際性的劇組,來自韓國、美國、日本、中國、香港跟台灣。」

出身香港的大導演,吳宇森在好萊塢奮鬥了15年,現在他回到大陸,野心勃勃,要把中國古典巨著「三國演義」,化為史詩影像。吳宇森:「我想拍這部電影有18年了,但我一定要有自信,我喜歡拍大型電影。」

主戰場所在的河面,黑夜照亮成白天,超大排場製作費驚人!記者:「聽說製作費達7500萬美元?」吳宇森:「那是謠言,大約花6千到6千5百萬。」

大手筆、大製作,主要的金主就是大陸政府跟大陸片廠,赤壁的拍攝,顯示大陸電影工業正走向改變;香港回歸後,其他的知名導演,也極力向大陸靠攏。劉偉強:「超過6成的資金來自大陸,如果電影無法在大陸上映,意味你不能拍那類電影。」

擅長拍商業電影的劉偉強,最懂得如何讓影像超越語言;顛覆邪不勝正的「無間道」,為了打入大陸市場,不得不拍出2個結局,但是劉偉強心中最大的夢想,是挑戰禁忌,拍攝文化大革命,一場打擊知識分子瓦解傳統文化的大浩劫。劉偉強:「這是大陸政府唯一不面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等。」

1993年,以「霸王別姬」名震中外的大導演陳凱歌,最懂得箇中辛酸。陳凱歌:「最糟的是,發生在文革期間的種種,人們不願相信,太糟了!」

在北京土生土長的陳凱歌,14歲那年就是在文革的風潮中,批鬥自己的父親,害父親下鄉勞改。陳凱歌:「那時我很害怕,恐懼的力量比愛強大,我從未真正原諒自己。」

轉型中的大陸社會,有資金、有市場,有自然天成的美景,更有吸引西方觀眾的文化條件,出身兩岸三地的導演,自然享有優勢,只不過,他們說故事的天份,恐怕還要先通過意識形態的考驗。

#「赤壁」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9

0.0406

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