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72歲廖峻三度中風!醫曝「3原則」防復發:每天一定都要做

編輯 李南燕 / 責任編輯 王華琳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4/18 14:36
最後更新時間:2025/04/18 14:36
72歲廖峻再度傳出中風的消息。(圖/TVBS資料照)
72歲廖峻再度傳出中風的消息。(圖/TVBS資料照)

資深節目主持人、演員,72歲廖峻昨(4/17)再度傳出中風的消息!根據媒體報導,這是他第3次中風,經醫院方面判定是腦部出血性中風。家人向外界報平安表示,一度昏迷的廖峻幸好恢復了意識,仍需住院觀察。專家表示,臨床上中風患者再次、三次中風十分常見,核心問題都在血壓控制不佳,而血壓不穩來自情緒和飲食。醫師即使三令五申提醒患者天天量血壓至少2次,患者不一定能做到。
 

中風後的廖峻 勤於復健 幽默依舊


根據媒體報導,享有「國民爸爸」美譽的廖峻,表演風格非常接地氣,擁有一票死忠粉絲。他前一次中風是7年前,但他並沒有被病打倒,反而勤於復健。他分享在粉絲專頁的影音裡,可以清楚看到他除了右手肌力較弱,言語對答無礙,幽默喜感還在,雙腿靠著拄手杖走路也能南北跑,因此接了不少專案。除了以施公扮相接下食品代言,上個月在彰化辦粉絲見面會,也曾到溪頭拍YT影音,本月也安排了高雄行程要跑。如今再度中風住院,未來行程充滿不確定性。粉絲們聞訊後,紛紛到他粉絲專頁上留言,為他打氣。

 
 

免於再度中風3功課 患者不一定能做到


廖峻三度中風的消息,再次引發社會大眾對於中風預防的關注。神經外科醫師丁賢偉認為,預防中風的3個黃金保健方法就是天天量血壓、時時維持情緒穩定,還有定時吃藥。看起來平淡無奇的3件功課,最大的挑戰是每天都要做。一般臨床上看到中風患者再次或是三次中風,十分常見,原因都出在血壓控制不理想。再一次中風的預後會比前一次更不好,患者會覺得要恢復起來更吃力。
 

中風成因各異 喝足水分很重要


丁賢偉指出,一般而言,三度中風可能與心律不整有關。如果一直出血,大部分跟血壓比較有關係。有研究發現,中風與溫度、濕度等氣候因素有關。老年人的交感神經調節能力較差,處於溫度過低的環境會提高中風風險;而中年人則對體感溫度較為敏感。不管是哪一個年齡層,水分要喝充足,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環是必要的。

他建議,每天早晚各量一次血壓是基本的守護,或是坊間有售穿戴式監測血壓裝置也可隨時掌握血壓變化。不管中風患者或是一般人,理想收縮壓應在90~128mmHg之間,舒張壓則在60~90mmHg之間。發現血壓偏高,就要設法將它控制下來。

 
 

謹慎使用藥物 避免出血


丁賢偉提醒,患者天天吃藥控制血壓是功課,但有些民眾會聽信他人建議再加碼,服用紅花、當歸等中藥或藥草,認為「可以通血路」。但事實上,這些成分可能導致出血,須謹慎使用。他呼籲,正確用藥應遵循「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的5大核心原則。
 

保持心情穩定 遠離刺激


除了藥物控制,丁賢偉也建議,中風患者保持心平氣和,避免情緒波動。「不要動不動就抓狂,這一點很重要。」他強調,菸、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也要盡量避免,「這些會引發興奮,讓血管收縮、心跳加快,就會讓血壓處於不穩定狀態,導致下一次中風的風險大為提高。」
 

吸毒者 增加中風風險


除了先天性疾病,近年來年輕型出血性中風也越來越多,其中一族群是曾吸毒者。丁賢偉提醒,吸毒會讓血管突然收縮,血壓驟升,尤其是大麻和安非他命等興奮劑,「很多吸毒者的後遺症之一就是容易中風,因為毒品會讓血管發炎、感染,形成細菌性血栓,進而埋下中風的因子。」

◎ 諮詢專家/丁賢偉醫師

原文請見:72歲資深藝人廖峻再傳中風昏迷住院 家人回覆已清醒 醫揭自保3件事要天天做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廖峻#中風風險#血壓控制#血管收縮#情緒波動#氣候變化#家族性高血壓#丁賢偉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18

0.0577

0.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