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現在成為大陸最熱門產業之一,不但有16個省市列入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而且根據權威機構預估,2030年的低空經濟綜合貢獻值,會達到2萬億人民幣,是新的一個「萬億級別」的新階段產業。
由於低空經濟產業鏈的橫跨幅度非常廣泛,從上游太空載具的生產製造商,到中游的多類別服務業,一直到下游的應用端,涵蓋層面包括通航製造、物流運輸、旅遊觀光、新農業發展、應急支援到地理探勘等眾多領域,還能根據不同省市的環境條件,重點發展符合在地需求的應用和服務型態,發揮低空經濟為地方服務的最大效能。
廣東深圳是大陸低空經濟的先行示範區之一,被稱為空中的士的eVTOL,在全球首條跨海跨城電動空中航線首飛成功之後,從深圳到珠海的空中飛行時間只需要20分鐘左右,比起地面交通需要兩個小時來說,節省八成以上的通行時間。未來進入大規模營運後,單座票價約莫是兩百到三百元人民幣之間,相較於陸路運輸所需的五百多塊計程車資,便宜至少一半左右,這樣的低空經濟自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尤其在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條例正式實施後,相關的產業發展專項法規也先後出台,大陸學者分析,深圳已經為低空經濟的起飛,鋪設好一條法治跑道,一方面建立起嚴格的安全飛行管理制度,一方面也制定了應急預案和培訓措施,就是要低空飛行的安全可控。專家也進一步說明,如今大陸中央決定支持深圳的低空經濟產業,意味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全面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從而打造跨境通航示範區。
不過香港專家對於深圳試行的低空經濟,是否會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仍有疑慮。主要是因為這裡分屬三個不同的區域,各自對低空管制的條件也不一致,就以維多利亞港為例,直升機飛行高度大約離地400公尺到500公尺之間;如果是載人的空中的士則維持在200公尺到300公尺高的空域,可是維港上空有很多條飛行服務隊常用的航道,這樣一來,空中的士幾乎沒有適合飛行的空域。對此,大陸低空經濟研究學者建議,可以把大灣區建立成一個全國低空改革試點示範區,逐步調整並放寬灣區城市空中交通飛行的限制,來協調港澳與大陸的航管差異,同時解決軍事管制區的禁飛問題,逐步實現分層治理,讓低空經濟真正的飛進粵港澳大灣區,實現多優勢率先啟航的目標。
低空經濟為許多產業帶來連動效應,甚至衍生出另外一種夜間經濟模式,一些景區透過晚間無人機的空中表演,順帶將當地的風土人情融入到節目編排中,讓遊客在休閒娛樂裡,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蘊涵,再搭配小吃、美食和消夜品嘗,只要待在一個地方就能滿足吃喝玩樂的需求,不但遊客盡興了,當地的商家和表演者也得到了一份收入,無形之中也帶動了社會經濟的活絡。
儘管低空經濟前景看好,然而大陸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范恒山也不諱言,低空基礎設施包括起降場所、飛行服務基地、地面通訊與數位空域系統等方面,還需要持續完善,並且穩定供給和需求兩端;另外也要加強引導消費端和使用端,降低消費門檻,才能讓低空經濟融入社會生產和百姓生活當中。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