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中共自1949年建國後,有過一個時期叫「三年困難時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9年到1961年間發生全國性饑荒的一段時期。據各方估計,那三年的大饑荒造成了中國幾千萬人非正常死亡,主要成因包括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等因素,因此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但是中共官方卻把三年大饑荒說成「三年自然災害」,意思說饑荒是因氣候等自然因素所造成,並非毛澤東亂搞大躍進、人民公社等錯誤政策所致。這當然是歷史的歪曲與假造,目的就是為了幫「偉大領袖」推卸責任。事實上根據氣象資料,1959年到1961年中國的氣候基本正常,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
誰都沒想到,像這樣荒謬可恥的歷史假造事件,事隔半個多世紀之後,竟然再度出現在世人眼前,這回的演出者則是毛澤東的第一號信徒習近平。
本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議上宣布,自2022年11月以來,中國不斷優化調整防控措施,較短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中國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蹟」。
 
這真是睜眼說瞎話!把14億人都當作眼瞎耳聾的大謊言!沒錯,在疫情一開始,習近平採取嚴格清零措施,儘管經濟民生付出慘重代價,確實就像官媒形容的「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贏得了寶貴時間。」
問題是這段寶貴時間,習近平不是拿來普及疫苗施打、充實醫療設施,好為開放後的感染預作準備,而是花大錢去作核酸檢測、雇用大白來限制人民行動,把地方財政搞得山窮水盡,人民生活無以為繼。直到老百姓再也受不了了,一場「白紙運動」全國蔓延,這才逼使習近平不得不鬆開清零管制。
去年12月初,當清零政策即將結束之際,中外不同的研究團隊都估計,中國在解封後兩個月內,將造成100萬到150萬人染疫死亡。《紐約時報》16日報導, 四個互無關聯的學術團隊得出大致類似的估計。
其中第一個出自上海復旦大學基於去年上海爆發疫情的研究,結論是結束「清零」政策估計將造成160萬人死亡。第二個估計來自香港大學三名科學家最近一篇論文,以其他國家先前爆發疫情期間每個年齡組的死亡人數,按照中國的人口統計數據加以調整,並模擬「春運」助長病毒傳播,估計到1月底可能導致約97萬人死亡。
第三組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和香港大學研究人員,使用最嚴峻疫情結束後才公布的訊息計算,依照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中旬,對數以萬計民眾檢測的數據,推斷這波疫情可能導致約150萬人死亡。最後一個則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按照和美國類似的死亡率0.15%,保守估計4成到6成5的中國人口被感染,可能有90萬到140萬人死亡。
另外今年1月底,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者吳尊友撰文說,當時全中國已有80%的人染疫,等於感染人數超過10億,因此造成百萬人以上死亡,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
 然而,中國16日仍宣揚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根據官方公布的染疫死亡定義,截至2月9日,疫情爆發三年多來中國的死亡人數僅8萬3150人。
事實上過去兩個多月來,中國病例激增的跡象隨處可見:醫院拒絕收治病人、火葬場不堪重負、農村到處都看到喪事場景,還有一大批頂尖學者死亡。但官方公布的染疫死亡人數卻低得驚人,原因就是官方大幅改變染疫死亡的定義,而且統計上只限於死在醫院裡的感染者,至於醫院外死亡的、家中死亡的人,以及因染疫而併發症得不到醫院治療死亡者,通通不算在內。
這是典型的欲蓋彌彰,就像六十多年發生的大饑荒,明明是人為錯誤造成幾千萬人冤死,卻說成是自然災害一樣。
現在因為防疫期間地方財政已經枯竭,加上中國經濟兩大支柱-房地產及外貿雙雙崩盤,繼去年11月「白紙運動」後,最近中國多地再度爆發示威抗議活動,而這次導火線是退休族群對醫療保險遭削減不滿,因此也被稱為「白髮運動」。
對於這次「白髮運動」,紐約時報認為,這是中國地方政府財政緊張的最新跡象,因防疫導致財務快被壓垮的地方政府,焦頭爛額之餘把「節流」動到退休老人身上。這樣的發展繼續下去,將對中國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呢?美國華裔學者黃亞生教授近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國人民與政權之間的關係,可能正在產生微妙的變化,因為習近平打破了中共建立的「中式社會契約」。
 學者沈旭輝解釋,所謂「社會契約」(Social Contract)是西方倫理學、政治哲學中,被用來探討個人與政府合法性之間關係的一種概念,源自法國哲學家盧梭。本來的主張是個人融入政治社會,透過一個相互同意的過程,當中個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規則,並接受相應的義務,以換取政權對個人權利的保障,及維持社會秩序。
黃亞生分析,六四之後,中共領導人想出了一個「中式社會契約」模式,透過對人民提供了創業成功的土壤,「讓部份人先富起來」,多年來也讓大部份民眾過著大體穩定和舒適的生活,並在政權不被挑戰的前提下,給予一部份言論、出版、結社等政治權利。
在這不成文的的「中式社會契約」下,中國人民必須付出部分政治自由作為交換的代價(trade-off),但年輕人可以去卡拉OK和搖滾音樂會,崇拜他們喜歡的流行明星;知識分子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宣洩他們無傷大雅的憤怒和不滿;企業家忙於賺錢,根本無心理會所謂的「政治」,因而得出「民主能當飯吃嗎?」的結論。
儘管中國社會也有矛盾,群眾抗議事件不斷,但黃亞生指出,中國的大多抗議都是針對地方性和具體的問題,不同群體有不一樣的不滿,他們的訴求互不相通,因此政權仍可穩如泰山,讓中共既能維護一黨統治,又能實現經濟增長,從而使國家富強,爭奪世界說語權。這就是「中式社會契約」。
但黃亞生認為,自習近平上任之後,已經逐漸把這份「契約」撕毀:首先,早在2013年,習政府力推「國進民退」將銀行信貸引向低效的國企,銀行對私企流動性的力度大減,限制了私企的健康發展。民間悶聲發大財的能力,已經被大幅抵銷。
接著,習政府對各行各業的非政府組織和民營機構,又作出不同程度的打壓和審查,例如環保人士、女權組織、社群媒體、大學等都被整肅。甚至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也遭到巨額罰款和監管限制。這種種措施,都使民間組織和機構的生存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
黃亞生特別提到,「清零」政策把這壓抑推到了每一個人身上,封鎖措施幾乎讓人人都有了相同的處境和覺悟。2500萬上海民眾在封城的兩個月,不是被封在家、擔心食物短缺,就是與家人、甚至年幼小孩分離,到處都流傳著民眾因防疫限制,無法及時就醫而死亡的悲慘故事。
據估計,2022年有近4億中國人處於某種程度的封鎖之下,遭受的集體創傷,與改革開放40年來,民眾所經歷的一切完全不同。到了今天,老百姓既無財可發,企業財團也無利可圖,卻還要被迫共同富裕,他們當然會重新評估這份「社會契約」是否還能維持。
這說明為何新疆烏魯木齊一棟高樓起火,因樓房被防疫圍封導致10人喪生,竟然掀起全國的同情和不滿,繼而爆發「白紙運動」,可謂覺醒訊號之一。而近日的「白髮運動」,則是未來出現更多抗議的先兆而已。
沈旭輝認為,如果中國社會中堅分子認定這份契約已經不存在,未來中共維持穩定的手段,恐怕就剩下恐怖管治一途:全天候監控,人人都是疑犯,沒有任何不同聲音可以發表,然後一切權力和利益收歸中央。但這樣的「管治」,如果可以永恆,人類社會上的所有獨裁政權,就不會倒台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中共自1949年建國後,有過一個時期叫「三年困難時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9年到1961年間發生全國性饑荒的一段時期。據各方估計,那三年的大饑荒造成了中國幾千萬人非正常死亡,主要成因包括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等因素,因此也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人為災難之一。
但是中共官方卻把三年大饑荒說成「三年自然災害」,意思說饑荒是因氣候等自然因素所造成,並非毛澤東亂搞大躍進、人民公社等錯誤政策所致。這當然是歷史的歪曲與假造,目的就是為了幫「偉大領袖」推卸責任。事實上根據氣象資料,1959年到1961年中國的氣候基本正常,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三年自然災害」。
誰都沒想到,像這樣荒謬可恥的歷史假造事件,事隔半個多世紀之後,竟然再度出現在世人眼前,這回的演出者則是毛澤東的第一號信徒習近平。
本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議上宣布,自2022年11月以來,中國不斷優化調整防控措施,較短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中國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蹟」。
這真是睜眼說瞎話!把14億人都當作眼瞎耳聾的大謊言!沒錯,在疫情一開始,習近平採取嚴格清零措施,儘管經濟民生付出慘重代價,確實就像官媒形容的「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贏得了寶貴時間。」
問題是這段寶貴時間,習近平不是拿來普及疫苗施打、充實醫療設施,好為開放後的感染預作準備,而是花大錢去作核酸檢測、雇用大白來限制人民行動,把地方財政搞得山窮水盡,人民生活無以為繼。直到老百姓再也受不了了,一場「白紙運動」全國蔓延,這才逼使習近平不得不鬆開清零管制。
去年12月初,當清零政策即將結束之際,中外不同的研究團隊都估計,中國在解封後兩個月內,將造成100萬到150萬人染疫死亡。《紐約時報》16日報導, 四個互無關聯的學術團隊得出大致類似的估計。
其中第一個出自上海復旦大學基於去年上海爆發疫情的研究,結論是結束「清零」政策估計將造成160萬人死亡。第二個估計來自香港大學三名科學家最近一篇論文,以其他國家先前爆發疫情期間每個年齡組的死亡人數,按照中國的人口統計數據加以調整,並模擬「春運」助長病毒傳播,估計到1月底可能導致約97萬人死亡。
第三組研究由美國德州大學和香港大學研究人員,使用最嚴峻疫情結束後才公布的訊息計算,依照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中旬,對數以萬計民眾檢測的數據,推斷這波疫情可能導致約150萬人死亡。最後一個則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按照和美國類似的死亡率0.15%,保守估計4成到6成5的中國人口被感染,可能有90萬到140萬人死亡。
另外今年1月底,中國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學者吳尊友撰文說,當時全中國已有80%的人染疫,等於感染人數超過10億,因此造成百萬人以上死亡,已經是最保守的估計。
事實上過去兩個多月來,中國病例激增的跡象隨處可見:醫院拒絕收治病人、火葬場不堪重負、農村到處都看到喪事場景,還有一大批頂尖學者死亡。但官方公布的染疫死亡人數卻低得驚人,原因就是官方大幅改變染疫死亡的定義,而且統計上只限於死在醫院裡的感染者,至於醫院外死亡的、家中死亡的人,以及因染疫而併發症得不到醫院治療死亡者,通通不算在內。
這是典型的欲蓋彌彰,就像六十多年發生的大饑荒,明明是人為錯誤造成幾千萬人冤死,卻說成是自然災害一樣。
現在因為防疫期間地方財政已經枯竭,加上中國經濟兩大支柱-房地產及外貿雙雙崩盤,繼去年11月「白紙運動」後,最近中國多地再度爆發示威抗議活動,而這次導火線是退休族群對醫療保險遭削減不滿,因此也被稱為「白髮運動」。
對於這次「白髮運動」,紐約時報認為,這是中國地方政府財政緊張的最新跡象,因防疫導致財務快被壓垮的地方政府,焦頭爛額之餘把「節流」動到退休老人身上。這樣的發展繼續下去,將對中國社會帶來什麼影響呢?美國華裔學者黃亞生教授近日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中國人民與政權之間的關係,可能正在產生微妙的變化,因為習近平打破了中共建立的「中式社會契約」。
黃亞生分析,六四之後,中共領導人想出了一個「中式社會契約」模式,透過對人民提供了創業成功的土壤,「讓部份人先富起來」,多年來也讓大部份民眾過著大體穩定和舒適的生活,並在政權不被挑戰的前提下,給予一部份言論、出版、結社等政治權利。
在這不成文的的「中式社會契約」下,中國人民必須付出部分政治自由作為交換的代價(trade-off),但年輕人可以去卡拉OK和搖滾音樂會,崇拜他們喜歡的流行明星;知識分子可以在社群媒體上,宣洩他們無傷大雅的憤怒和不滿;企業家忙於賺錢,根本無心理會所謂的「政治」,因而得出「民主能當飯吃嗎?」的結論。
儘管中國社會也有矛盾,群眾抗議事件不斷,但黃亞生指出,中國的大多抗議都是針對地方性和具體的問題,不同群體有不一樣的不滿,他們的訴求互不相通,因此政權仍可穩如泰山,讓中共既能維護一黨統治,又能實現經濟增長,從而使國家富強,爭奪世界說語權。這就是「中式社會契約」。
但黃亞生認為,自習近平上任之後,已經逐漸把這份「契約」撕毀:首先,早在2013年,習政府力推「國進民退」將銀行信貸引向低效的國企,銀行對私企流動性的力度大減,限制了私企的健康發展。民間悶聲發大財的能力,已經被大幅抵銷。
接著,習政府對各行各業的非政府組織和民營機構,又作出不同程度的打壓和審查,例如環保人士、女權組織、社群媒體、大學等都被整肅。甚至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也遭到巨額罰款和監管限制。這種種措施,都使民間組織和機構的生存環境,受到前所未有的壓抑。
黃亞生特別提到,「清零」政策把這壓抑推到了每一個人身上,封鎖措施幾乎讓人人都有了相同的處境和覺悟。2500萬上海民眾在封城的兩個月,不是被封在家、擔心食物短缺,就是與家人、甚至年幼小孩分離,到處都流傳著民眾因防疫限制,無法及時就醫而死亡的悲慘故事。
據估計,2022年有近4億中國人處於某種程度的封鎖之下,遭受的集體創傷,與改革開放40年來,民眾所經歷的一切完全不同。到了今天,老百姓既無財可發,企業財團也無利可圖,卻還要被迫共同富裕,他們當然會重新評估這份「社會契約」是否還能維持。
這說明為何新疆烏魯木齊一棟高樓起火,因樓房被防疫圍封導致10人喪生,竟然掀起全國的同情和不滿,繼而爆發「白紙運動」,可謂覺醒訊號之一。而近日的「白髮運動」,則是未來出現更多抗議的先兆而已。
沈旭輝認為,如果中國社會中堅分子認定這份契約已經不存在,未來中共維持穩定的手段,恐怕就剩下恐怖管治一途:全天候監控,人人都是疑犯,沒有任何不同聲音可以發表,然後一切權力和利益收歸中央。但這樣的「管治」,如果可以永恆,人類社會上的所有獨裁政權,就不會倒台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