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享年96歲。對照當前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歷史彷彿翻了一頁,讓人有感慨、有反思。
 
某種程度上習近平今天的底氣,幾乎都來自江澤民時代的餘蔭。但被稱「弱核心」的江澤民,曾使中國順利度過六四衝擊,成功與世界接軌,而「強核心」的習近平,卻讓中國與世界脫鉤,乃至陷入「天下圍中」之勢,對比十分強烈。
官方稱江澤民為烈士後代,因江13歲時過繼給叔叔江上清,江上清為共黨烈士。實際上他的生父江世俊當過南京汪精衛政權的宣傳部副部長,抗戰勝利後背負「漢奸」的罵名。無論如何,論出身江比不上習近平的根正苗紅。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原已準備退休,臨時被以鄧小平為首的元老派密召上京,隨後就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接任總書記。但喬石、李瑞環與李鵬對他並不服氣,1992年還發生楊家將事件,是靠鄧小平的支持才成為領導核心。而習近平則是2007年在江澤民的支持下,成為隔代接班人選,並於2012年正式成為黨的領導核心。
 
江澤民上任之初,中國正因六四事件受到國際孤立,國內也陷入「姓社還是姓資」的路線之爭。他作為六四事件的受益者,對改革開放一度抱持「寧左勿右」立場,但1992年鄧小平南巡說出重話後,他很快改變立場支持改革開放。此後他主政的十多年間,除了1999年發生的上萬名法輪功信眾包圍中南海,江以鐵腕取締讓他成為海外法輪功的頭號聲討對象,中國社會最少在表面上維持穩定,並無再發生任何全國性大型社會事件。反觀習近平此刻卻因嚴苛防疫,面臨烽火處處的「白紙運動」革命。
在對外方面,江澤民也奉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路線,避免挑起國際爭端,以防阻礙經濟發展。他任內中美關係大致向好,與兩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及小布希都有私交,期間發生兩次重大中美外交危機,分別是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及2001年兩國戰機在南海碰撞,但江澤民憑其務實的政治手腕,成功化解外交和軍事危機。
2001年中國先後加入世貿組織及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成為「中國崛起」的標誌。在江主政下,中國的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根據世界銀行統計,1989年江澤民接棒時,中國的GDP總值不到2兆人民幣,全球經濟體排名第十一,2005年他全面交棒給胡錦濤時,GDP已增至18兆元,晉身為第四大經濟體。中國近20年來「超日趕美」,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江澤民功不可沒。
江澤民的名言是「悶聲發大財」,即不作意識形態爭論,默默賺錢發達,這亦反映於他的「三個代表」理論及引進資本家加入共產黨。2001年7月1日中共建黨八十周年,江澤民將個體戶和私營企業家定位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隔年中共十六大修改黨章,正式為資本家加入共產黨打開大門。
「三個代表」理論列入黨章,使中共不再只是代表工農兵的政黨,民營企業今天在中國經濟占據半壁江山,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李彥宏等一批民營企業家紛紛出頭,都與江澤民有關。
江澤民主政時期的另一特色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除了加入世貿及成功爭取2008年北京奧運主辦權外,他任內推動區域合作機制,2000年成立博鰲亞洲論壇,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前者關注經濟,後者着重安全。他又在國際上主動出擊,推動元首外交、建立與友好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夥伴外交」,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作為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確實改變了中國,這些都成為習近平上任後的底氣。
 但習近平上台後,追求共同富裕,「國進民退」成為政策,江澤民承襲鄧小平的市場經濟路線開始逆轉。加上江澤民時代貪汙腐敗嚴重,讓習近平有藉口以反貪腐進行黨內奪權,逐步建立個人獨裁統治,乃至取消鄧時代好不容易立下的「兩任十年、隔代接班」慣例,以及江澤民任上建立的七上八下「年齡畫線」規則,為後習時代的接班埋下無窮禍患。
至於江澤民時代營造的良好國際關係,在習的「戰狼外交」肆虐下,更已成了昨日黃花。如今全球主要國家人民對中國的負面印象空前惡劣,「天下圍中」已不只是政治人物的口號,而是西方社會的主流民意。
江澤民就是習近平的一面反光鏡。他任內留下的餘蔭(主要是經濟成就與國際空間),成為習近平向西方叫板、宣稱「東升西降」的底氣;江澤民時期犯下的過錯(主要是貧富不均與官商勾結),則成為習近平專擅奪權的養分。諷刺的是,當年扶習有功的江派人馬,卻在習上台後幾乎被一剿而清。
江澤民的歷史功過有待論定。學者沈旭輝分析,假如習近平代表中共極左路線,鄧小平、江澤民就象徵了一條右傾國際主義道路。這自然不代表他們會放棄中共一黨專政,同樣也會殘暴鎮壓一切威脅,只是鄧、江處於中共要「韜光養晦」的時代,就只能走與世界和好的路線,到了「先富起來」之後,就交回給習近平的極左路線繼續鬥爭。換言之,江和習儘管出身不同,一個是買辦之後的民國人物,一個是上山下鄉過的紅二代,本質上都是共產黨員,都是以黨的生存發展為唯一優先考慮。
江澤民死後,中共中央治喪規格比照鄧小平,習近平將親自致悼詞。紐約時報分析指出,習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既追悼江又不使之成為批習工具。英國廣播公司(BBC)則說,江之死強化民眾緬懷習上台之前的舊時光;江主政適逢中國在六四後參與全球經濟和修補國際聲譽的上升成長期,而即將邁入第三任期的習卻是透過加強控制經濟與中共來抵銷江的改革。
 
北京當局顯然已注意到此一發展,網管在江死後數小時便限制相關新聞評論功能,就連一條感謝江讓中國觀眾進戲院看電影《鐵達尼號》的評論,也在被狂按「讚」後遭刪。
江澤民還在位時,就被中國網友以其外型戲稱為「蛤蟆」,網上以此嘲諷江的言論、漫畫也不少,但從未聞有人因此身陷禍端,對如今連「維尼」都成敏感詞的中國來說,這恐怕是他還被懷念的原因。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中共前領導人江澤民逝世,享年96歲。對照當前習近平主導下的中國,歷史彷彿翻了一頁,讓人有感慨、有反思。
某種程度上習近平今天的底氣,幾乎都來自江澤民時代的餘蔭。但被稱「弱核心」的江澤民,曾使中國順利度過六四衝擊,成功與世界接軌,而「強核心」的習近平,卻讓中國與世界脫鉤,乃至陷入「天下圍中」之勢,對比十分強烈。
官方稱江澤民為烈士後代,因江13歲時過繼給叔叔江上清,江上清為共黨烈士。實際上他的生父江世俊當過南京汪精衛政權的宣傳部副部長,抗戰勝利後背負「漢奸」的罵名。無論如何,論出身江比不上習近平的根正苗紅。
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原已準備退休,臨時被以鄧小平為首的元老派密召上京,隨後就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接任總書記。但喬石、李瑞環與李鵬對他並不服氣,1992年還發生楊家將事件,是靠鄧小平的支持才成為領導核心。而習近平則是2007年在江澤民的支持下,成為隔代接班人選,並於2012年正式成為黨的領導核心。
江澤民上任之初,中國正因六四事件受到國際孤立,國內也陷入「姓社還是姓資」的路線之爭。他作為六四事件的受益者,對改革開放一度抱持「寧左勿右」立場,但1992年鄧小平南巡說出重話後,他很快改變立場支持改革開放。此後他主政的十多年間,除了1999年發生的上萬名法輪功信眾包圍中南海,江以鐵腕取締讓他成為海外法輪功的頭號聲討對象,中國社會最少在表面上維持穩定,並無再發生任何全國性大型社會事件。反觀習近平此刻卻因嚴苛防疫,面臨烽火處處的「白紙運動」革命。
在對外方面,江澤民也奉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路線,避免挑起國際爭端,以防阻礙經濟發展。他任內中美關係大致向好,與兩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及小布希都有私交,期間發生兩次重大中美外交危機,分別是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聯軍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以及2001年兩國戰機在南海碰撞,但江澤民憑其務實的政治手腕,成功化解外交和軍事危機。
2001年中國先後加入世貿組織及獲得2008年奧運會主辦權,成為「中國崛起」的標誌。在江主政下,中國的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根據世界銀行統計,1989年江澤民接棒時,中國的GDP總值不到2兆人民幣,全球經濟體排名第十一,2005年他全面交棒給胡錦濤時,GDP已增至18兆元,晉身為第四大經濟體。中國近20年來「超日趕美」,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江澤民功不可沒。
江澤民的名言是「悶聲發大財」,即不作意識形態爭論,默默賺錢發達,這亦反映於他的「三個代表」理論及引進資本家加入共產黨。2001年7月1日中共建黨八十周年,江澤民將個體戶和私營企業家定位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隔年中共十六大修改黨章,正式為資本家加入共產黨打開大門。
「三個代表」理論列入黨章,使中共不再只是代表工農兵的政黨,民營企業今天在中國經濟占據半壁江山,馬雲、馬化騰、劉強東、雷軍、李彥宏等一批民營企業家紛紛出頭,都與江澤民有關。
江澤民主政時期的另一特色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除了加入世貿及成功爭取2008年北京奧運主辦權外,他任內推動區域合作機制,2000年成立博鰲亞洲論壇,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前者關注經濟,後者着重安全。他又在國際上主動出擊,推動元首外交、建立與友好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夥伴外交」,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作為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江澤民確實改變了中國,這些都成為習近平上任後的底氣。
至於江澤民時代營造的良好國際關係,在習的「戰狼外交」肆虐下,更已成了昨日黃花。如今全球主要國家人民對中國的負面印象空前惡劣,「天下圍中」已不只是政治人物的口號,而是西方社會的主流民意。
江澤民就是習近平的一面反光鏡。他任內留下的餘蔭(主要是經濟成就與國際空間),成為習近平向西方叫板、宣稱「東升西降」的底氣;江澤民時期犯下的過錯(主要是貧富不均與官商勾結),則成為習近平專擅奪權的養分。諷刺的是,當年扶習有功的江派人馬,卻在習上台後幾乎被一剿而清。
江澤民的歷史功過有待論定。學者沈旭輝分析,假如習近平代表中共極左路線,鄧小平、江澤民就象徵了一條右傾國際主義道路。這自然不代表他們會放棄中共一黨專政,同樣也會殘暴鎮壓一切威脅,只是鄧、江處於中共要「韜光養晦」的時代,就只能走與世界和好的路線,到了「先富起來」之後,就交回給習近平的極左路線繼續鬥爭。換言之,江和習儘管出身不同,一個是買辦之後的民國人物,一個是上山下鄉過的紅二代,本質上都是共產黨員,都是以黨的生存發展為唯一優先考慮。
江澤民死後,中共中央治喪規格比照鄧小平,習近平將親自致悼詞。紐約時報分析指出,習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既追悼江又不使之成為批習工具。英國廣播公司(BBC)則說,江之死強化民眾緬懷習上台之前的舊時光;江主政適逢中國在六四後參與全球經濟和修補國際聲譽的上升成長期,而即將邁入第三任期的習卻是透過加強控制經濟與中共來抵銷江的改革。
北京當局顯然已注意到此一發展,網管在江死後數小時便限制相關新聞評論功能,就連一條感謝江讓中國觀眾進戲院看電影《鐵達尼號》的評論,也在被狂按「讚」後遭刪。
江澤民還在位時,就被中國網友以其外型戲稱為「蛤蟆」,網上以此嘲諷江的言論、漫畫也不少,但從未聞有人因此身陷禍端,對如今連「維尼」都成敏感詞的中國來說,這恐怕是他還被懷念的原因。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