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正在市場上如火如荼地發展,不僅能源供應製造商趕忙改良電池技術,美國聯邦政府也承諾為充電樁等基礎設施投入數十億美元,為的就要加速電動車在場普及。但這樣得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製作EV電池所需的鎳和鈷開採行為已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大量物種死亡,並摧毀當地生態,為的就是要讓電動車擁有更好的續航力以及更漂亮的0-100km/h加速數字!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要取得製造電池的原料除需挖開我們腳下土地、造成生態危機,現在,更有廠商計劃大規模的開採行動,目標則正朝地球上最敏感和最瀕危的區域前進:那就是海洋。當前,基於採礦業已無法滿足電動車業對電池貴金屬的需求,於是貪婪的資本家們將目光轉向了海洋。根據The Metals Company稱,夏威夷和墨西哥之間的海底蘊藏大量的硫酸鎳、硫酸鈷、銅和錳,大約在150公尺深度左右開採60分鐘即可取得約14噸含金屬岩石。
而根據《自然科學》雜誌2020年的報告,位在Clarion-Clipperton的海洋區域方圓50萬平方公里區域內約有超過25億噸的鎳,幾乎是陸地上的三倍,而那裡的鈷含量也比地表高出500%以上。對於以獲利為首要目標的製造商和礦業公司來說,這簡直是夢想成真,但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指出,採礦集中的區域被稱為深海平原,那裡覆蓋了70%的海底,是地球上最大的棲息地。顯而易見的是,朝向海底開採將會破壞地球表面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也將帶來難以挽回的生態浩劫,這些新興採礦作業目標已遭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等組織的堅決反對。
儘管環團表示抗議,但礦業代表認為,人們對這些材料的需求及所帶來的益處遠超過海洋採礦造成的損害。在沒有可靠替代方案取得這些金屬之前,提議禁止海底採礦是魯莽和不負責任的,畢竟在陸地採礦變得越來越困難與危險,對環境和社會的破壞性也越來越大。面對環境與需求的拉扯,包括BMW、VW、Volvo、Renault、Rivian等多家車商都已簽署了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21年底制定的暫停深海採礦協議,但未來情況如何則還很難說,只能說當人類的短視與貪婪行為若超越環境所能負荷之時,那麼生態浩劫下的代價終將由人們自己來承擔。
延伸閱讀:不給糖就搗蛋! Ford Mach-E電動車搖身成萬聖節怪獸車
固態電池還早得很 專家表示還要10年的才能用在車上!
Gogoro取得台灣中油136個電池交換站點 串聯花東海岸線與離島暢騎體驗
特斯拉Model Y開始搭載比亞迪刀片電池! 55kWh的RWD車型搶先使用
電動車換檔根本「攏係假」 Honda暗酸Toyota設計不合理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