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雖然沒有沙漠,但是西部海岸地層下陷,海水倒灌,讓土壤鹽鹼化,久而久之就容易「沙化」,影響我們生產糧食的面積,因此防風固沙也刻不容緩!
TVBS資深記者陳相如:「去過了內蒙的騰格里沙漠,還有(寧夏)庫布齊沙漠,其實我可以很輕易地分辨出來,例如,現在這一邊的沙,它屬於粒子比較粗,而且它是屬於灰白色的,如果你是到那種一望無際,就是大家印象當中會有的,那一種遼闊的沙漠,那一種沙的話,比這個沙還要來得細,非常非常非常的多。」
台大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世界糧倉在美國、中國大陸、俄羅斯、澳洲、中南半島,這些大地種的糧食,養活全世界的人,因為我們台灣糧食自給率三成,七成糧食是國外進口,當缺水變成常態,你就要開始擔心兩件事情了。」
可能再過十年,今天能種的東西,未來不可能再種起來了,我們要吃什麼,你今天假設是你有錢,可以買到糧食,再過十年、二十年,這個假設不見得會成立,因為全世界都在搶糧食。
土地沙化、荒漠化,影響了可利用國土面積,甚至攸關國家戰略發展的,糧食生產問題,絕對比你認知的沙塵暴、缺水,這些肉眼可見的危機多更多。
水土保持技師公會總編陳本康:「從(屏東)港仔溪,它下雨的時候沖積泥砂出來,沖積到河岸這邊之後,然後再配合東北季風,再把這個吹到上面這邊來,以前這裡是農地。」
屏東飆沙車隊老闆高協成:「20年前來的時候,就是說,它(沙丘)比較靠近海邊,也沒有那麼大,現在因為東北季風,在強勁的吹襲,沙丘也都變成加大了,所以這是一個20年來的變化。」
台灣沒有荒漠化問題,但西部海岸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海水入侵,鹽化的土壤若無適當管理,你我吃的糧食作物或者植物,根本難以生存,東北季風一颳,更加速了鹽鹼化土壤,沙化速度。
興大土環系退休副教授黃裕銘:「當你把地被的植物破壞以後,然後新的植物還沒有種,還沒有長起來,這時候如果下雨來,是不是就會把細的土粒帶走,然後久而久之,土粒越來越少,當然土壤就會越來越『沙化』。」
為了證實鹽化的土壤寸草不生,我們在雲林台西測EC值,也就是土壤中水溶性鹽類的濃度給您看。
慈心基金會種樹專員丁玉峰:「測出來EC值(電導度)是4.6(ms)左右,然後這個4.6(ms),這個程度幾乎是,很多植物都長不太起來的。」
這邊一點草都長不起來,就表示這個環境,已經不適合植物生長了。
再換到一塊能種出植物的土壤,EC值則只有0.56(ms),換言之,剛剛那一塊地的鹽分,是這裡的8.2倍。
不再讓地層下陷、土壤鹽化,是治本,立即的防風固沙措施,是治標,而防風固沙的其中一項,就是種樹。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這個樹苗是,專門是,耐台灣海邊的環境的黃槿。」
樹苗上各綁一條導水繩,再覆蓋,用回收紙特製的「水寶盆」,它能儲水、防曬保濕,保證幼苗順利茁壯。
慈心基金會種樹總監程禮怡:「(幼苗)一個月,都可以持續的得到水,它在這麼強大的,生長逆境的海邊環境,一棵樹苗種下去的頭一個月,能夠持續給水,而且讓地溫,是一個穩定的狀態,這棵樹苗的存活機會,就大大增加。」
沙地太貧瘠,有益菌稀釋500倍後澆灌,能改善土壤菌相,分解土中的有機質,讓樹苗更好吸收利用,而兩株幼苗還得依風向,喬灌木互相搭配,才能突破海岸造林的,嚴峻條件。
TVBS資深記者陳相如:「現在我們來到人工防風林的種植基地,來看一下有水寶盆的保護,它是否能夠讓幼苗長得更好,來測試一下洞口這邊的溫度,現在是36度,比剛剛沙灘那裡,足足低了20幾度,顯見它能夠降溫、防蒸發,讓防風林的幼苗長得更好。」
除了種樹形成防風林,海邊一整排堆砂籬,和種植固砂植物,都不是一次性,得不斷補植和補建。
水中古厝用最「唯美」的方式,呈現(嘉義)東石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屋主被迫遷離的無奈。
全台農耕地,2005年83.3萬公頃,2020年79萬公頃,15年驟減4.3萬公頃,相當於1660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而土壤鹽鹼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地沙化侵蝕農田,都是其中原因。
攸關國計民生的糧食安全,也伴隨著威脅這座島嶼的生存與發展。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2/02/05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