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與創造的世界中 模糊與真實存在著一個詭異的臨界山谷

作者 晨恩

2018/11/30 12:14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最近,自己在忙著要完成許多期末的作業與報告,其中有一堂課是「電腦動畫」的成品展現,自己會希望可以繪製出跟真人一樣的動畫造型與生動感人的故事。但腦中卻一直浮現出老師告誡我們的話語,有些角色的3D模型不一定要很寫實逼真,對於這句話我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疑惑,未來如果要作VR不是就要完整逼真的貼近真實的形體嗎?

 

 

直到我在相關文獻的閱讀上,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論述「詭異谷理論(uncanny valley)」,目前這一個理論假設還有一些爭議之處,但卻啟發了我許多不同的想法。

 

 

先來談談什麼是詭異谷理論?這是由一位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所提出,這個觀點在1919年佛洛伊德的論文《恐怖谷》中闡述,因而成為著名理論。他認為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所以人類在心理上會對機器人產生正面的情感。但當逼真到某一個程度時,人們的反應卻會突然變得極為負面。縱然,機器人與人類只是在行動上有一點點的差異,都可能會讓我們感到非常的刺眼不舒服,這時候我們可能會對機器人產生害怕與嫌惡的感覺,就好像我們在面對電影裡的喪屍一樣。

 

 

可是,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精進提升,在行動上也更為順暢自然時,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會再度回到正面,產生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在人類對於機器人或是玩偶之間,似乎存在著一個詭異的臨界點,會在這個臨界點墜入一個讓我們產生本能性「嫌惡感」的山谷。

 

 

這理論假說讓我想到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跟自己認知中有著些微差異的狀況時,我們便會開始出現抱怨、嫌棄,甚至批判討厭。但當這些事情呈現出模糊或與我們有明顯差異的時候,反而可以很輕鬆的去面對與相處。

 

 

如同,我們面對老化輕微失智的長者,或輕微憂鬱而拒絕面對生活的親人,一開始我們可能會在互動上,出現一些抱怨與指責的聲音,自己似乎不太能接受他們真的生病了,因為他們看起來跟我們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在行動上、生活上,與情緒反應上略顯不自然,心中有時候就會產生莫名排斥與厭惡的情緒,而造成了相處上的衝突與遺憾。但當他們生病變得嚴重時,讓我們開始察覺到明顯的不同,在我們心中卻能平靜地提供自己的愛心與照護。

 

 

在我們的社會中也有很多這樣的現象,當我們去參加一個化裝舞會時,見到一堆奇裝異服的舞伴,我們心中知道這是情境所創造出來的假象,可以讓自己很自然樂在舞會遊戲當中,但當這些奇裝異服呈現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中,反而會讓我們產生莫名的討厭與噁心。

 

 

也許,課堂中老師想要告訴我們的話,是想要讓我們體會到「有些事情的創造必須要看能呈現出怎樣的心理情境」。當自己能力有限的時候,採用一種模糊或擬真的創造,反而可以得到人們心理上的認同,過度強迫卻無法掩蓋不真實的貼近時,所創造出來的現象反而會讓人們感到噁心與厭惡。

 

 

延伸閱讀

對選舉崩潰!是活在同溫層太久 還是忽略了現實的問題

同樣感覺...我們會因為心境不同 而創造不同的反應

面對心中的理想 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到來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晨恩

  • 「一個喜歡心理學與輕鬆生活的作家,希望透過心理與生活的結合,能讓每一位讀者在忙碌的生活中,可以因為閱讀與休息片刻後,擁有滿滿正向與溫暖的生活動力。」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