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 是一個很多人搞錯玩法的遊戲

作者 大人學

2018/07/26 10:46
▲示意圖,非當事畫面/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最近被朋友推薦看了北京女子圖鑑。每晚這麼看個幾集,到了今天終於也看到第十四了。

 

這部片子算是很有意思的,因為其中對於生活與戀愛刻劃相對比較真切。一般的偶像劇大都還是走那種「天道酬勤」的味道 — 只要努力、奮鬥、熱血、拼命,最後在戀愛與生活上就能獲得好結局。但真實人生卻未必總是如此。

 

很多時候,能不能看懂遊戲規則,能不能好好把手上的牌打好,會比單純熱血來得更重要。必要時甚至還得退走停損,保留將來相見的空間。這些進退挪移的思維,往往才是普通人更值得去搞懂之處。

 

所以這部夠劇的很多面向上確實反映了真實的深刻,有些概念甚至是迂迴的,搭配上戀愛的知識實在值得好好討論一番。也因此,我邊看也就邊順手記錄了幾處值得深談的地方,然後就打算抽空寫個幾篇我的思考。

 

這次是第一篇。

 

那要先講的是,寫文的議題跟劇情順序沒有關係,純粹是我對這議題的感覺。所以每篇聊的內容,可能對應到的集數會有點跳躍。

 

再來,這系列文章不是寫影評,所以文中不談演技、不談劇本、不談表演,只談戀愛的分析。而且既然是分析,當然免不了會有劇情「暴雷」之處,所以建議你看完了該集再來看我的分析,免得失去了看劇的樂趣。

 

這第一篇呢,我打算先從第十四集談起。

 

(以下開始有雷)

 

-----------------------

 

第十四集是演到女主角陳可與何志的婚姻。從前面的集數可以看出來,何志從來就不是女主角的優先選擇。

 

有帥哥同時邀約導致約會撞期了,就先調後了何志。生病了要找人陪,也是找了一輪找不到人才想到他,甚至猶豫再三後還自己去了醫院。

 

只是最後實在是恐慌於自己年紀、看著周圍姊妹陸續都踏入了婚姻、又渴望能有北京戶口的資源,剛好身邊有這人,就選擇了與他結婚。

 

這看起來理性的決策,但其實背後卻是一個完全不理性的思考脈絡。事實上我一直都最反對這種婚姻。倒不是我這人道德高尚,而是站在女人的角度而言,這種婚姻對女人其實是最慘的一種婚姻。

 

女人可以為了愛而結婚、可以為了夢想結婚、可以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而結婚、甚至可以為了錢而結婚,但絕對不應該只是為了年齡到了而結婚。

 

 

雖然大部分女人在講到婚姻時,腦中常是浮現出白紗蛋糕香檳氣泡等等粉紅色的夢幻想像。但就真實而言,婚姻恐怕是女人的人生中最艱困的一場戰鬥

 

為了愛(甚至為了錢、為了過上好生活)而進入這場戰鬥,這或許值得。但為了結婚而結婚,最後除了每況愈下的失望與痛苦外,很難真有甚麼美好的東西。

 

就劇中的走向而言,也確實出現了這種每況愈下的慘境。兩人剛結婚的初期,是這段婚姻最好的時刻。對方雖然是個媽寶,家事什麼幫不上忙,但最少管接管送的也算是甜蜜。而分歧點發生在她回鄉時。

 

男方帶了群朋友來打麻將,一開始女方覺得不好意思反應,所以忍耐不發作。但男生看這樣沒問題,所以第二日就又把朋友找了來。最後每天打牌就變成了常態。在家吵鬧喝酒抽菸賭錢一整晚不說,還張狂的要求陳可準備消夜。

 

 

我周圍的女生常常搞不懂,為何那個之前追自己時特別認真用心、靦腆老實的男人,婚後居然會一百八十度的態度轉變。

 

怎麼才不過一下子,男人就變得懶散、變得無趣?女生常以為是自己運氣不好的特例。但卻沒發現,這其實是常態,也是既有婚姻制度下的必然。

 

●婚姻到底是個怎樣的遊戲?

 

我最常講的概念是這樣:世界上任何的制度,都有背後的原始理念,以及因此衍生的遊戲規則。你想玩的好,就得搞懂你在玩一個怎麼樣的遊戲。

 

因為你若搞錯了遊戲,例如明明大家在下圍棋,你卻抱著五子棋的規則,最後一定是失望的。

 

婚姻似乎也是一個很多人搞錯玩法的遊戲。

 

但這卻也不能怪大部分人,實在是在現在的世界中,婚姻被過度美化過了。小時候,哪一則童話故事不是把婚姻的描繪得非常美好?

 

公主跟王子結婚後,就自然而然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戲劇也都是把婚前的愛恨情仇過份誇大,又把結婚當成所有戀愛成功的結局。所以誰都覺得只要成功結婚,就是幸福到手。

 

如果只是戲劇洗腦也罷了,女性長輩也總是憂慮妳若不結婚將來會孤單終老,搞得好像女人唯一的幸福就是走入婚姻。甚至一些女生還以為,婚姻制度是一種對女生的保障。

 

以為只有男生才會千方百計排斥結婚。但這些認知其實剛好都全部相反。婚姻制度從一開始就跟愛情毫無關係,本來就是父權社會為了保護男人所做出的設計。

 

●傳統婚姻的第一重保障,在於確保繼承

 

你綜觀東西方,婚姻在任何社會中,首要目的都在於確認子嗣以及戶口統計。無論東方西方都有姓氏與財產繼承的概念。

 

換句話說,婚姻首要確保的是小孩的名份,以及小孩能繼承哪些東西。這目的跟戀愛、跟女性保障其實壓根沒關係。甚至大部分的傳統婚姻中,妻子反而常不是能優先繼承財產的那個人。

 

古代很多貴族間的通婚,唯一考量的也是家族之間怎麼整併資源,讓兩方的下一代能繼承彼此權力與財產的好處。甚至也不過百年前,媒妁之言的通婚也還是大宗。所以很顯然,大家從來就沒有把愛情、或是女孩子的利益考慮在其中。

 

●傳統婚姻的第二重保障,則是協助男人避開「求愛受阻」的困境

 

女人可能不知道,對大部分男人而言,人生最恐懼也最尷尬的一件事情,不是死亡、不是辛苦,而是遭受女人的拒絕。

 

性慾是男人一輩子都在對抗的問題。從十幾歲而言,男人就不斷跟這慾望對抗。但這慾望並不是可以輕易壓制。唯一的滿足,還是得仰賴與女性的實質互動。

 

在一個男女平等,女性有選擇權力的社會環境中,女人最讓男人焦慮的一項權力,就是她們能自由選擇要把性跟誰分享。

 

大部分的男人在這樣的狀態下,得忍受焦慮 — 焦慮於自己喜歡的女人拒絕自己、以及焦慮於自己無法完全壟斷式地掌握女性。而且更慘的狀況在於,一個男人若不具備吸引力,不理解怎麼討好女性的狀況下,他會不斷地被女人拒絕。

 

對很多男人而言,求愛受阻是非常痛苦的經驗。而且還常常是一個惡性循環形的挫折。因為被拒絕不單單只是慾望無處發洩,還包含了自信心的挫敗,以及找不出問題點的挫折感。

 

而這份挫折感很可能會變成後續社會問題的根源。(四月份多倫多的廂型車衝撞攻擊,據說就是這麼的一個起源。求愛受阻的年輕人化成強烈的仇女心態,並用暴力的方法來化解他的挫折感。)

 

所以你如果綜觀歷史,在大部分傳統的社會環境中,男人的做法很簡單。他們彼此共謀起來,讓自己的族群避開這部分的受挫。尤其如果社會很小,每個男丁都是社會組織的重要力量,更是如此。

 

因為如果其中有人整天煩惱著性慾的問題,這群人一方面無法成為戰力,更可能有高度的對內攻擊性、會破壞優勢者的社會狀態(如用武力指染他們的妻妾)。

 

所以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大家擁護一個制度,讓男人可以合法地獲取一個或是多個女人,而且法律保護他,讓別人不能隨意來觸碰。至於他擁有的妻妾,這男人則有絕對的權力可以做出任意的要求。於是求愛受阻這件事情就徹底地被消滅了。

 

甚至為了要讓這制度更穩固,讓女性自願踏入這制度中,男人在後續的社會環境中還盡一切的力量創造這樣的氛圍。努力透過先天差異以及後天的制度設計,讓女人不得不地極度仰賴婚姻。

 

 

比方說,男人讓女人無法自我謀生(如不讓她們受教育、讓她們不識字、讓女人拋頭露面變得不道德、或類似阿拉伯國家那樣,必須透過保護人才能辦理任何官方事務)。

 

後天創造出她們生理上的缺陷(如裹小腳,因此無法跑快、無法耕作)。用環境的不穩定、讓她們得隱藏一切可以產生性誘惑的部分(如擔心面臨強暴的風險,導致女性傾向保守的服裝規範)。

 

透過教育與宗教告誡她們性是邪惡的(讓女性產生性是羞恥的認知)、甚至讓他們根本上就沒有性的快感(如非洲國家常見的性器割禮)。

 

不然就是讓她們在原生家庭不快樂,而促使女性渴望走入婚姻(如重男輕女的繼承制度,讓女人渴望建立自己家庭)。

 

或是從薪資結構下手(就算是高度現代化的美國與日本,同樣職位的女性薪資還是低於男性)。久而久之,女性被制約了,覺得唯有仰賴男人、唯有走入婚姻才有活路。

 

換言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男人精心設計了一個困境,讓女人把婚姻當成人生唯一的出口。

 

傳統女性自然就會得出:唯有在自己年輕漂亮時,把自己嫁出去,仰賴男人才有活路。但類似的陷阱思維,其實不該再出現在男女逐漸平權的現代世界中。

 

●你能活下來,是因為你有了能力

 

當然,扭轉大家的思考需要時間。畢竟男女平等也是這數十年的事情,而且也只在真正進步的少數地方。

 

大部分上一輩的女性,還沒有真正獲得一個夠平等的環境,所以他們也還帶著「不結婚」就會很辛苦的經驗,並很努力地想把這經驗灌輸下來。

 

但在目前這時代,住在現在化大城市的女人,其實已經獲得足夠的獨立與自主。

 

受過教育、能進行高度創意的工作,養活自己是絕對綽綽有餘,能擁有自己的財產、能靠自己的力量擁有自己的家,能在法律的保障下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男性,而不需要面對父權暴力與強暴的威脅。

 

在這狀況下,若只是為了「年紀到了」而隨意結婚,其實是非常無謂的。

 

因為這份恐懼,等於是自願放棄了手上的武器。當男人不知道他能不能得到獎賞,無法有求必應,男人才會給予女人尊重、禮貌、以及平等的態度。讓男人有微微的求愛受阻的焦慮,才是真正男女平等的關鍵。

 

如果對此你還有疑惑,其實你應該去多問問結了婚的女人。你會訝然發現。男人進入婚姻後,很高比例其實就徹底崩壞了。很少人還會像追求階段那樣。因為踏入婚姻後,男人的權益被保障了,當然他就不用演了。

 

甚至很多女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條件一般的男人通常都是很願意結婚的。因為結婚後,他的人生責任未必有大幅度的增加。他還是做著一樣的工作、保持一樣的嗜好、過著一樣的作息、甚至還住在父母附近。但是他的權益卻大幅提升了。

 

他可以不再需要忍受求愛受阻的尷尬,他可以有小孩(但卻未必需要自己帶)好跟宗族交代,他可以在社會上讓別人知道他是個正常的男人(很多時候,已婚反而提高了男人的吸引力)。

 

他可以有乾淨的居住環境,常常吃到熱食,有換洗衣物,就算打電動打麻將一整晚也有東西吃……就算他對這女人沒有愛,他也沒有真正吃虧。(當然,買房壓力或許是唯一一個。只是房子買了,反正他自己也在住,也稱不上是多慘的責任)

 

●女人能從一段「沒愛的婚姻」中,得到什麼?

 

越獨立的女人,從婚姻中獲得的東西其實相對就越少。因為她很可能原本已經有了房子車子及不錯的收入,擁有美貌還有身邊圍繞的眾多男性。可是一旦走入了婚姻,物質未必有增加、責任卻一定增加。

 

尤其若碰到的是吃定了妳的男人、是媽寶、是來自於保守傳統的大家庭、擁有難搞的婆婆、或是渴望你留在家裡照顧小孩不要出去拋頭露面的老公,必然就是伴隨來一大堆犧牲。最後事業女性的蠟燭兩頭燒,累壞自己卻無人感激這並非少見。

 

當然,為了愛、為了喜歡、為了想跟這個人共同養育小孩,那這些犧牲未必真是犧牲。但如果一開始根本沒有愛、甚至也沒有獲得實質的資源回報,只是純粹為了年紀到了該結婚,那這很顯然絕對是不值得的一項投資。

 

因為好的長期關係,高度仰賴找到一個對的人。但隨意找來的一個人,絕對不會是那個對的人。這樣胡亂踏入別人的遊戲,卻又期待能因此過得幸福。那這期待絕對就是大錯特錯了。

 

 

所以,回頭重新看一遍陳可跟何志這一段婚姻關係。你該要能從劇中看透,男女在婚姻中的期待落差。以及要能看懂,一段純粹為了結婚而結婚的結果,對女人而言是多大的受傷

 

最終留下來的,必然只有失望而已。

 

 

延伸閱讀

我們都要追求「自強號」般的人生....

真正的「做自己」 是能扮演你想要的角色

過度「當」好人 反而人緣不好

更新時間:2018/07/26 11:1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大人學

  • 相信思考,勇於改變 - 學習用大人的角度看懂人生各類賽局。

    人氣點閱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