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小孩看診也讓太太出國」 陳時中曾體驗單親爸壓力

記者 吳紹瑜 報導

2022/09/08 11:08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圖/TVBS)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今(8日)發表婦女政策記者會時,提及年輕時自身的「奶爸」經驗,很能體會托育對小家庭的重要。他也分享,當年性別平權觀念尚未成熟,他與大提琴家妻子孫琬玲結婚前,妻子才剛拿到美國音樂獎學金準備出國,最後其妻放棄獎學金與他結婚生子,生下長子後妻子仍盼出國讀音樂,「我那時是開業牙醫,我說可以請我媽媽幫忙顧小孩,不然我揹著小孩看病人也讓太太去」。

 

陳時中今上午於競選總部舉行婦女政策記者會,由政策督導范雲公布台北市的性別與照顧政見。陳時中在會中以個人經驗分享,他說,自己年紀偏大,年輕時社會在平權的概念缺乏,父權比較強勢,「我是獨生子,父親年紀大」,但當初太太原計畫用獎學金出國進修,到底要出國還是留下來結婚,兩人經過很多討論與掙扎。

陳時中說,最後太太放棄出國與他結婚生子,但他也跟太太承諾,如果再有機會,支持太太再出國去進修。他說,很快地,與太太生了小孩,有天太太憂心忡忡跑來說,考上法國文化獎學金,但兩人就面臨如果出國小孩要由誰照顧。

「我那時是開業牙醫,我說可以請我媽媽幫忙顧小孩,不然我揹著小孩看病人也讓太太去」陳時中說,當時就有體會到婦女在婚後可能會被家庭綁住,後來雖然有媽媽幫忙照顧孩子,但太太出國後,他還是體會到單親爸爸的壓力。
 


陳時中說,他體悟到因為社會上沒有性別平權概念,整個大環境應該要有所改變,後來在衛福部也很努力推動相關概念,「我離開衛生福利部前,完成爸爸手冊,因為生小孩不只有媽媽手冊應該還要有爸爸手冊」。

他也提出,對於年輕家庭爸爸或媽媽總是有臨時托育需求,過去可以拜託鄰居、親戚等,但現在社會鄰里疏離感重,臨時有需要時被小孩綁住,如何做好臨托,讓父母可以喘口氣,是相當重要的,社會或政府應該給予協助,包括臨托或是安親班設計等。

另外,陳時中也提到衛福部統計男性被家暴比例逐年增加,家暴不再是只有女性會被家暴,男性比例不少,但是「打不會唉」,霸凌是互相問題,男女需要被保護情況是相同的。

 

 

◤富邦全民線上跑,立即參賽◢

👉日常輕鬆跑步就能領樹愛地球

👉立即參與抽Gogoro等永續大獎

👉全台8大跑步地點等你來解鎖


更新時間:2022/09/08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