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手法不斷變化,民眾常傻傻上當。(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整理:蘇偉華
【台灣銀行家】
 
矛與盾的戰爭 力抗內核不變、外殼不斷進化的詐騙病毒
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很多都已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操作下來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可說是矛與盾的戰爭。
 
翻閱報章媒體,對於屢屢出現的詐騙報導,當大部分人都認為「這些人怎麼這麼笨、那麼貪」,甚至還自信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的社會,正過於簡化詐騙的成因,並低估了詐騙的社會損失與後續帶來的效應。事實上,詐騙就像COVID-19病毒,儘管病毒內核DNA或RNA始終如一,但蛋白質形成的衣殼卻隨時間與環境不斷進化。社會越現代化,詐騙的病毒傳播卻不減反增,如何撲滅這種病毒,成了各國頭痛的問題。
與人類智慧同步 歷史比貨幣發明更悠久
當我們想到詐騙時,常常會想到各種金融詐騙。但基本上,詐騙是個人或團體透過使用欺騙手段獲取利益的任何行為。包含金融利益,也包含認同、婚姻及身分。
詐騙與人類智慧同步,其歷史遠比貨幣發明更為悠久。例如古埃及直到西元前525年仍未使用貨幣,稅收以物品或勞役的形式徵收,而詐騙是當時政府面臨的常見問題,文獻記載有時稅務人員因使用不準確的衡量方式來計量糧食而受到懲罰。
西元前300年,一位名叫Hegestratos的希臘商人蓄意詐保。當時,船隻運貨流行一種稱之為Bottomry(壓艙險)的保險,商人以船舶及船上的貨物為擔保向債主借錢,屆期若無法償還本金及利息時,債主即有權利取得船舶及貨物的所有權。Hegestratos計畫沉沒自己的空船,保留貸款並出售船上的玉米以牟利,但計畫失敗,Hegestratos也在被追捕過程中不幸溺斃。
門檻降低 詐騙影響層面擴大
如果從重大詐騙事件或模式出現的歷史進程來看,進入21世紀後,見證了各種類型詐騙的激增。過去詐騙通常被認為是種「白領犯罪」,少數詐騙犯名聲大,但影響範圍有限。然而,隨著科技進步與網路普及,施行詐騙的門檻似乎有越來越低的傾向。
 
如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詐騙分子提供了更多機會。數據成為一種貨幣,個資、帳號、手機號碼和密碼為詐騙打開了大門──大規模的數據洩漏事件不斷發生,每年都有數百萬條紀錄被盜。這些數據可用於開立新信用卡、劫持銀行帳戶、申請貸款和攔截數位支付。更慘的是,受害者可能需要數百小時的努力,並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從身分盜竊中恢復自己的身分跟錢財。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最新統計,美國在2022年獲報的詐騙就有240萬起,損失88億美元,金額比上一年大增30%以上。其中光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超過38億美元最高,且金額超過2021年數字的2倍。而接獲報案的數量只是冰山一角,若加上自認倒楣沒有報案的,數字恐怕難以想像得高。
不只個人 機構也成受騙對象
根據PwC《2022年全球經濟犯罪調查報告》指出,來自環境、地緣政治、金融及社會的壓力,讓防堵詐欺的挑戰更為複雜。這份針對全球53國、1,296位企業領袖所做的調查發現,網路犯罪(42%)、源自客戶/消費者的舞弊與詐欺(34%)及資產侵占(24%)為組織最常遭遇的經濟犯罪,且其衝擊越發龐大。統計顯示,有52%機構曾遭遇經濟犯罪威脅,且有18%承受的損失超過5,000萬美元。而社群媒體、服務及電子商務等數位平台的崛起,為無數的詐欺及經濟犯罪風險大開方便之門。過去一年,約有40%的組織遭遇的經濟犯罪,為某種形式的平台詐欺。此外,隨著疫情來襲,約有70%的確因新冠疫情干擾,而受新的經濟犯罪所苦。
AI的發展讓犯罪活動變得更加容易和隱蔽,例如ChatGPT仿人聲就像本人,電話那頭的聲音如假包換,顯然新式詐欺的狡猾多變已經讓用戶難以辨識,這種先進AI技術產生的新式詐騙正在全球擴散。網路安全公司McAfee調查,全球已有10%的人成為了AI語音詐騙的目標。令人驚訝的是,比起簡訊或是網路詐騙,這類AI詐騙的成功率竟高達8成。
 
不只是貪心 更利用人類的良善與脆弱
但我們仍不禁要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落入金融騙局?尤其是嬰兒潮一代,因為擁有可觀的養老金和價值飆升的房屋,對詐騙集團來說,這群人是最好的詐欺對象,肥美羔羊待宰,只差沒有好的時機可以下手,如今詐騙者變得更老練,看上的就是令人垂涎的養老金跟龐大資產。
對年輕受害者而言,詐騙者會製造某個不容錯過的投資機會,或是創造高薪又虛假的工作;又或是約會網站上的個人資料,然後藉由浪漫的機會向被害人要錢;甚至是偽裝電話號碼,看似來自銀行、政府機關或稅務機關的電話。不管是羅曼蒂克的虛幻情節,還是假冒主管機關上門,讓人防不勝防。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詐騙的核心是情緒、情感上的操控,通常是貪婪或慾望。但也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利用人性的善良與脆弱,讓被害人產生一些情緒上的依賴,例如因為同情、因為渴望愛情,以及因為恐懼等等。
詐騙者深諳馬斯洛需求理論,將人類最基本的5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依照不同程度及對象施予詐騙手段。他們可能利用聲稱能夠滿足受害人的財富、安全,渴望被愛或社交需求,以此來建立信任關係。一旦建立了信任關係,他們就可以開始詐騙受害人,例如要求他們支付虛假的費用或提供個人資訊。
多管齊下阻詐 重拾社會信任
詐騙是一種對人性與情緒的操控,因此比起財務損失,詐騙造成的心理層面與社會信任的衝擊,恐怕更值得防備。澳洲詐騙防制中心(Commonwealth Fraud Prevention Center)針對詐騙總體影響的最新評估,把財務影響與商業影響列為最末,而將對人性與社會信任造成的破壞列為居首。因為詐騙往往會對受害者、家人、照顧者和社區造成實質且不可逆的影響,並加劇他們所遭受的劣勢與不平等,造成持久的精神和身體創傷,以及導致個人和企業失去機會沒辦法翻身。
加強監管與打擊詐騙行為,一直是各國政府施政的重點。然而,如同《經濟學人》在「英國對詐騙和欺詐的刑事監管不足」(Scams and fraud are criminal ly under-policed in Britain)中點名:網路詐騙和其他形式的金融犯罪數量正在急遽增加,然而執法機構的資源卻遠遠追趕不上。因此犯罪分子利用這種情況,進行越來越大膽的行動,鼓勵了犯罪活動的增加。
各國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其實很多都已經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的作為,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等系列操作下來的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等於是矛與盾的戰爭,矛只要打擊一點,但盾卻必須防禦全面,後者本就居於劣勢。
因此,除執法單位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協調,以妥善應對詐騙犯罪外,政府還需要加強對大眾的金融素養,以提高對這些犯罪的認識。而民眾的責任,則在於時時精神武裝與提高警覺,才能保護自己免受詐騙的侵害。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台灣銀行家】
矛與盾的戰爭 力抗內核不變、外殼不斷進化的詐騙病毒
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很多都已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操作下來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可說是矛與盾的戰爭。
翻閱報章媒體,對於屢屢出現的詐騙報導,當大部分人都認為「這些人怎麼這麼笨、那麼貪」,甚至還自信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的社會,正過於簡化詐騙的成因,並低估了詐騙的社會損失與後續帶來的效應。事實上,詐騙就像COVID-19病毒,儘管病毒內核DNA或RNA始終如一,但蛋白質形成的衣殼卻隨時間與環境不斷進化。社會越現代化,詐騙的病毒傳播卻不減反增,如何撲滅這種病毒,成了各國頭痛的問題。
與人類智慧同步 歷史比貨幣發明更悠久
當我們想到詐騙時,常常會想到各種金融詐騙。但基本上,詐騙是個人或團體透過使用欺騙手段獲取利益的任何行為。包含金融利益,也包含認同、婚姻及身分。
詐騙與人類智慧同步,其歷史遠比貨幣發明更為悠久。例如古埃及直到西元前525年仍未使用貨幣,稅收以物品或勞役的形式徵收,而詐騙是當時政府面臨的常見問題,文獻記載有時稅務人員因使用不準確的衡量方式來計量糧食而受到懲罰。
西元前300年,一位名叫Hegestratos的希臘商人蓄意詐保。當時,船隻運貨流行一種稱之為Bottomry(壓艙險)的保險,商人以船舶及船上的貨物為擔保向債主借錢,屆期若無法償還本金及利息時,債主即有權利取得船舶及貨物的所有權。Hegestratos計畫沉沒自己的空船,保留貸款並出售船上的玉米以牟利,但計畫失敗,Hegestratos也在被追捕過程中不幸溺斃。
門檻降低 詐騙影響層面擴大
如果從重大詐騙事件或模式出現的歷史進程來看,進入21世紀後,見證了各種類型詐騙的激增。過去詐騙通常被認為是種「白領犯罪」,少數詐騙犯名聲大,但影響範圍有限。然而,隨著科技進步與網路普及,施行詐騙的門檻似乎有越來越低的傾向。
如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詐騙分子提供了更多機會。數據成為一種貨幣,個資、帳號、手機號碼和密碼為詐騙打開了大門──大規模的數據洩漏事件不斷發生,每年都有數百萬條紀錄被盜。這些數據可用於開立新信用卡、劫持銀行帳戶、申請貸款和攔截數位支付。更慘的是,受害者可能需要數百小時的努力,並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才能從身分盜竊中恢復自己的身分跟錢財。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最新統計,美國在2022年獲報的詐騙就有240萬起,損失88億美元,金額比上一年大增30%以上。其中光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超過38億美元最高,且金額超過2021年數字的2倍。而接獲報案的數量只是冰山一角,若加上自認倒楣沒有報案的,數字恐怕難以想像得高。
不只個人 機構也成受騙對象
根據PwC《2022年全球經濟犯罪調查報告》指出,來自環境、地緣政治、金融及社會的壓力,讓防堵詐欺的挑戰更為複雜。這份針對全球53國、1,296位企業領袖所做的調查發現,網路犯罪(42%)、源自客戶/消費者的舞弊與詐欺(34%)及資產侵占(24%)為組織最常遭遇的經濟犯罪,且其衝擊越發龐大。統計顯示,有52%機構曾遭遇經濟犯罪威脅,且有18%承受的損失超過5,000萬美元。而社群媒體、服務及電子商務等數位平台的崛起,為無數的詐欺及經濟犯罪風險大開方便之門。過去一年,約有40%的組織遭遇的經濟犯罪,為某種形式的平台詐欺。此外,隨著疫情來襲,約有70%的確因新冠疫情干擾,而受新的經濟犯罪所苦。
AI的發展讓犯罪活動變得更加容易和隱蔽,例如ChatGPT仿人聲就像本人,電話那頭的聲音如假包換,顯然新式詐欺的狡猾多變已經讓用戶難以辨識,這種先進AI技術產生的新式詐騙正在全球擴散。網路安全公司McAfee調查,全球已有10%的人成為了AI語音詐騙的目標。令人驚訝的是,比起簡訊或是網路詐騙,這類AI詐騙的成功率竟高達8成。
不只是貪心 更利用人類的良善與脆弱
但我們仍不禁要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落入金融騙局?尤其是嬰兒潮一代,因為擁有可觀的養老金和價值飆升的房屋,對詐騙集團來說,這群人是最好的詐欺對象,肥美羔羊待宰,只差沒有好的時機可以下手,如今詐騙者變得更老練,看上的就是令人垂涎的養老金跟龐大資產。
對年輕受害者而言,詐騙者會製造某個不容錯過的投資機會,或是創造高薪又虛假的工作;又或是約會網站上的個人資料,然後藉由浪漫的機會向被害人要錢;甚至是偽裝電話號碼,看似來自銀行、政府機關或稅務機關的電話。不管是羅曼蒂克的虛幻情節,還是假冒主管機關上門,讓人防不勝防。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詐騙的核心是情緒、情感上的操控,通常是貪婪或慾望。但也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利用人性的善良與脆弱,讓被害人產生一些情緒上的依賴,例如因為同情、因為渴望愛情,以及因為恐懼等等。
詐騙者深諳馬斯洛需求理論,將人類最基本的5個層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依照不同程度及對象施予詐騙手段。他們可能利用聲稱能夠滿足受害人的財富、安全,渴望被愛或社交需求,以此來建立信任關係。一旦建立了信任關係,他們就可以開始詐騙受害人,例如要求他們支付虛假的費用或提供個人資訊。
多管齊下阻詐 重拾社會信任
詐騙是一種對人性與情緒的操控,因此比起財務損失,詐騙造成的心理層面與社會信任的衝擊,恐怕更值得防備。澳洲詐騙防制中心(Commonwealth Fraud Prevention Center)針對詐騙總體影響的最新評估,把財務影響與商業影響列為最末,而將對人性與社會信任造成的破壞列為居首。因為詐騙往往會對受害者、家人、照顧者和社區造成實質且不可逆的影響,並加劇他們所遭受的劣勢與不平等,造成持久的精神和身體創傷,以及導致個人和企業失去機會沒辦法翻身。
加強監管與打擊詐騙行為,一直是各國政府施政的重點。然而,如同《經濟學人》在「英國對詐騙和欺詐的刑事監管不足」(Scams and fraud are criminal ly under-policed in Britain)中點名:網路詐騙和其他形式的金融犯罪數量正在急遽增加,然而執法機構的資源卻遠遠追趕不上。因此犯罪分子利用這種情況,進行越來越大膽的行動,鼓勵了犯罪活動的增加。
各國執法單位的犯罪打擊能量,其實很多都已經捉襟見肘,更何況政府處理詐騙的作為,包括評估、檢測、調查和執法、事後審查以及恢復原狀等等系列操作下來的成本很高,甚至超過詐騙本身的直接經濟損失。等於是矛與盾的戰爭,矛只要打擊一點,但盾卻必須防禦全面,後者本就居於劣勢。
因此,除執法單位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更好的協調,以妥善應對詐騙犯罪外,政府還需要加強對大眾的金融素養,以提高對這些犯罪的認識。而民眾的責任,則在於時時精神武裝與提高警覺,才能保護自己免受詐騙的侵害。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06/29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