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已成全球常態,日本關西、北海道,連日遭受颱風、暴雨、淹水襲擊,札幌市區也在強震過後出現嚴重的土壤液化,而台灣跟日本同屬地震高危害潛勢區,像是台北盆地跟西南部平原,有部分區域都存在土壤液化風險,地震什麼時候會發生難以預測,土壤液化的潛在危機宛如未爆彈。
記者黃琲茹:「大雨下不停,來看看基隆這一處民宅正在進行拆除的作業,因為接連的大雨,這裡一度是傳出地層下陷的情況,而其實雨炸彈狂襲,在北台灣24小時的累積雨量一度都達到了500毫米,這個規模不輸823水災在南台灣造成的程度。」
淹水退去,平坦地基不規則凹陷隆起,基隆市新西街207巷的民宅大雨過後家不成家。
國震中心大地工程組組長黃俊鴻:「車子重量沒辦法承擔,就沉下去,這個都是土壤液化噴上來的。」
房子歪斜、路面也變成波浪狀,一樣場景出現在日本,北海道因為地震導致土壤液化,極端氣候加劇,雨災、淹水、地震,在台日2地都釀成災情。
國震中心大地工程組組長黃俊鴻:「淡水河,像三重、板橋、蘆洲地區,那液化潛能的風險非常高,一般的話是5層樓以下的老舊建物風險比較高,沒有採用地下室基礎或是樁基礎,所以如果底下土壤液化,軟掉的話就會軟腳。」
其實要造成土壤液化,必須符合3個必要條件才可能發生,分別是鬆軟砂層、高地下水位以及強烈地震,而政府公開的土壤液化潛勢圖分為3個等級,土壤液化低潛勢區代表地下水位低,強震時會發生液化的土層較薄,中潛勢區的地下水位在中間,強震時會液化的土層厚度中等,而高潛勢區的地下水位高,一旦地表產生劇烈震動,會發生液化的土層比較厚,對於建物的危害也更大。
記者黃琲茹:「日本北海道發生規模6.7的強震也震出不少土壤液化的現象,而透過這台手搖震動台,就可以模擬地震導致土壤液化對於建築物會發生什麼影響,機台搖晃在模擬像是地震一般劇烈的搖晃之後,可以看到兩棟房子呈現了明顯的差異,其中一棟因為土壤液化的影響,已經有大半部分都沉下去了,不過另外一棟卻是完好如初,造成這2棟房子會有明顯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有沒有打樁固定。」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一個是深基礎、一個是土壤改良,另外一個就是屬於筏式基礎,做得像一條船一樣,土壤液化其實並不可怕,可怕在就是說你不知道你忽視了它,一般的建商不是很有名的,一次的建案那很可能他就沒有注意這個問題。」
其實在921地震後,營建署已經要求建築物設計要把土壤液化的可能性納入考量,但截至105年,已調查的土讓液化潛勢區,台北市不到5成,中央地質調查所表示山區沒有土壤液化,總面積扣除山區後,針對平地檢查已經幾乎完成,台南不到3成、花蓮的相關資料也還在彙整中,只有彰雲嘉究面積有達到7-9成。
前台大氣候天氣防災研究中心主任譚義績:「台北很多地方都會有液化的問題,而且我們在這個台北盆地裡面地震又會有放大效應,日本他們做土壤液化不是一整片的,他是一個小局部小局部,不是說一整塊都是,這樣大家都不知道我家裡是不是土壤液化區。」
從2年前的美濃地震再到今年初的花蓮強震,土壤液化造成的災損一再發生,台灣位處板塊活躍的地震帶上,對於土讓液化可能造成的災害,全民都需要時刻警惕。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更新時間:2018/09/10 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