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央社
化學家李遠哲是第一位、也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獎殊榮的台灣人。日本學者認為,台灣有潛力打造更多諾貝爾獎得主,但必須鬆綁限制,讓年輕人在自由的環境和多元文化中揮灑創意。
曾於2001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化學家野依良治(Ryoji Noyori),今年已經79歲,他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談到他兒時受到父親啟發,就這麼一頭栽進科學的世界,影響了他的一生。
野依良治回憶起兒時,日本剛剛歷經二戰,家中一貧如洗,他的父親是化學工程師,家裡隨處可見到化學書籍和學術期刊,讓他從小在化學知識的薰陶下長大,直到1949年,日本物理學家湯川秀樹(Hideki Yukawa)成為全日本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當時就讀小學五年級的他,和全日本人共同見證了這個歷史性時刻。
2年後,父親帶他參加一個以尼龍為主題的產業會議,那時台上的演講者提到「化學的強大在於,它可以利用非常少的東西,創造很高的價值」,這句話在野依良治的心中萌芽,促使他持續深耕科學領域,成為一名科學家。
隨後,他和研究團隊共同發現了可應用於化學、生物、藥物及材料科學領域的「不對稱氫化反應」,這項貢獻也在200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肯定,研究成果至今仍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
事實上,台灣化學家李遠哲早在1986年也曾與匈牙利加拿大人約翰.波拉尼(John C. Polanyi)、美國人杜德萊.赫希巴哈(Dudley R. Herschbach),共同獲頒諾貝爾化學獎,是台灣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諾貝爾獎得主,此後再無第二人獲得此殊榮。
野依良治表示,這是因為台灣和很多其他國家一樣,都在年輕世代身上施加過多限制,嚴重阻礙他們揮灑創意,李遠哲雖然在台灣生長,但他曾到美國接受高等教育及異國文化薰陶,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大原因。
不過,野依良治認為,台灣仍有很大的潛力打造第二個、甚至第三個李遠哲,但前提是社會必須給予年輕世代更多耐心和寬容,讓他們有更自由的環境和多元文化薰陶,才有機會在學術領域蓬勃發展,發光發熱。
除此之外,他也強調學術界只看數字的評鑑制度已不合時宜,包括國際期刊中的出版物和引用文章數量,讓年輕的研究人員難以凸顯自我特色,讓時下的科學出版物和科學家,逐漸成為標準化作業下的產物,建議評鑑制度應該多點彈性。
野依良治說,一名成功的科學家必須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進行各種研究,因此對於有志在科學界深造的年輕人,他建議永遠要「虛心若愚、保持瘋狂」。
在西方國家說起諾貝爾獎,幾乎是無人不曉,而台灣企業家尹衍樑近年也創立了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唐獎,野依良治正是現任的唐獎國際諮議委員成員。
野依良治說,唐獎是代表中華文化、價值觀的獎項,雖然僅創立6年,但在全球的知名度正迅速竄升,有別國際上許多知名獎項是肯定專家們在學科上的成就,而唐獎則著重於肯定更廣泛的跨學科貢獻,可望成為亞太地區獨有的榮譽。(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8/05/09 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