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魚混充! 食藥署開發「物種鑑別」把關

記者 謝佩穎 / 攝影 鍾德榮 報導

2018/04/05 17:54

歷年來,食品加工廠將低價魚混充高價魚的事件時有所聞,如果又是魚類加工食品,外觀上根本分辨不出來,也因此食藥署針對這樣的不肖業者,研發「魚類物種鑑別技術」,即使是加工食品都能萃取出DNA,判讀出常被混充的11種魚類。

 

檢驗人員操作儀器,利用新型態的檢驗方法就能分析魚種,這是食藥署的「分子生物鑑別技術」,舉凡像是魚漿、魚鬆、魚丸這類的加工食品都能鑑定,公開新技術其實也是因為低價魚混充高價魚販售,時有所聞。

食品工廠,一塊塊鯰魚排裹粉加工,但最後成品卻是印上鱈魚排,2015年彰化這家工廠被查獲「假鱈魚」。另外市面上的鮪魚罐頭,其實也有不少業者用「鰹魚」混充,價格就差2到3倍。


為了遏止假冒現象,食藥署獨家公開「分子生物實驗室」,揭開鑑定過程。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王德原:「這邊陳列的所有儀器,都是我們講的PCR的儀器,那這樣的技術就是針對微量的檢體,可以發揮偵測技術來做很多的鑑別。」

根據歐盟統計,攙偽假冒的食品中,魚類就佔了第2名,加工後外觀更難辨識,而這些儀器萃取DNA,判別11種魚類。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王德原:「這是我們的即時PCR分子生物分析儀,只要有專業性的訊號,我們馬上可以在電腦上圖表就可以看到它有訊號出現,讓我們可以立即判讀這些魚種。」

只不過想鑑定萃取DNA要1天,將DNA定序要2到3天,最後判讀整個過程至少3到7天時間,外界也好奇,時間上會不會慢半拍?

食藥署研檢組組長王德原:「現在定序技術很快,所以過去可能是7到14天的檢驗,現在大概3到7天之內應該就能做完,檢驗它只是提供行政管理的一環,那整體的判定和整體的資訊,還是要透過現場稽查。」


食藥署表示,魚類混充代表標示不實,應標未標可罰3到300萬元,標示不實罰4到400萬元。食藥署也會透過民眾檢舉、定期抽檢,揪出不肖業者。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更新時間:2018/04/05 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