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台灣青年低薪之痛 可以這樣做

2018/02/05 12:33
圖/TVBS

「現在不開始,對不起這個世代及未來幾個世代的年輕人。」總統蔡英文已宣示終結青年低薪。產學界建議,台灣應轉型高附加價值產業,並鼓勵發展AI數位經濟,年輕人成為「數位新貴」的機會比門檻高的「竹科新貴」更多。

2018年,蔡總統交付行政團隊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改善青年低薪,她提出產業升級轉型、鼓勵企業加薪、基本工資調整不會停、提供職業諮詢與職訓、減輕年輕人生活負擔等5大藥方,行政院預計在農曆年前提出具體方案。

 


高失業與低薪問題,多年來一直是年輕人最大的痛,依據主計總處最新一期「人力運用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5月,15歲至24歲青年的平均每月薪資是新台幣2萬5728元,與財政部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定義計算出的低薪族(Low Pay)門檻2萬3425元相去無幾。

至於25歲至29歲青年的平均月薪,雖提高至3萬3691元,但要支應日常生活所需仍是捉襟見肘,部分青年每月還要擠出一筆錢償還學貸或奉養父母,這類「新貧庸世代」,已逐漸失去對生活、工作的熱情,「不婚不生」更成為新的國安危機,嚴重影響國家競爭力。

 

免洗筷人力用完即丟 薪水拉不上來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執行長李淳表示,2016年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達63.15%,占總就業人數比重達59.17%,顯見服務業已為我國經濟活動的主體,台灣低薪的根源在服務業,而台灣服務業的問題在於規模小、國際參與度低,且同質性高,無法做出差異化,只能殺價競爭。當服務價格拉不起來,就只能壓低成本,「薪資,就是成本的一部分。」

李淳的說法其來有自,觀察2011年至2015年的低薪族人數變化,以餐館業增加人數最多達1.8萬人,主因為近年台灣部分工時、臨時性或人力派遣非典型僱用人數持續增加。2017年部分工時者每月經常性收入更只有1萬5442元,薪資明顯偏低,而餐館業正是進入門檻最低的服務業別之一,李淳說:「你看滿街的早餐店,賣的東西有什麼不一樣?」

換句話說,門檻低的職位不需要太專業的技能,老闆在成本考量下,也不願意花大錢訓練非典型僱用員工,「免洗筷人力」用完即丟,薪水當然拉不上來。


work smart取代傳統work hard

「轉型高附加價值的產業,才能解決低薪魔咒。」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胡勝正說,高薪服務業就是金融、醫療,要賺觀光財就不能只是拉到夜市吃小吃,要鼓勵高品質觀光,就要結合台灣的醫療,資通訊(ICT)精密器材的優勢,整合出到台灣做身體健康檢查、打高爾夫球等套裝行程,一旦打響「來台灣可以得到健康」口碑,可以做出很多創意發展。

胡勝正強調,台灣金融資產不少,也有機會吸引國外金融業來台設點,現狀卻變成台灣的金融業人才到香港,幫台灣人管錢,這些錢到香港繞了一圈後,變成假外資再到台灣炒股、炒匯,「這不奇怪嗎?」
 


全球化後,台灣引以為傲的電子資通訊業,也面臨困境,「握有訂單的人掌握議價權,代工廠只能被比價。」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說,台灣電子業以強大的硬體代工能力,造就景氣榮景;然而在蘋果(Apple)崛起後,不僅掌握軟體,連硬體生產也一把抓,規格由蘋果統一決定後,以零組件代工為主的台灣電子業,利潤就被壓縮。

杜奕瑾說,台灣要擺脫低薪,必須改變過去的工廠與代工思維,改以「人才」思維導向,建構像矽谷那樣重視軟體創新的環境,以培養出自己的軟體產業,「以work smart取代傳統的work hard」。


引進重量級企業來台 帶動加薪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理事長林之晨也指出,半導體等產業屬資本密集,資金門檻極高,數位經濟投入門檻較低,且創新、多元化,對年輕人而言,成為「數位新貴」的機會比「竹科新貴」更多;政府要拉近貧富差距、解決低薪困境,應該從發展AI等數位經濟下手。
 

杜奕瑾認為,台灣不缺軟體人才,但在台灣傳統硬體公司卻「用不到、不會用」,高層也沒有管理軟體的經驗,最後這些人受不了就走了,有些甚至遠離台灣,到國外打拚。要讓軟體人才願意回台,並帶動整體薪資水準提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引進國際重量級大企業來台設點,透過有國際競爭力的薪資水準,帶動台灣企業加薪。

李淳也認同此一觀點表示,跨國知名企業來台,雖然給薪會「在地化」,趨近台灣物價水準,但仍相對優於本土企業,「若本土企業有留住人才的壓力,就會拉高薪水」。

另一個改善低薪的方法,則是政府的公權力。尤其,金融海嘯後,許多雇主採取彈性化生產,以因應全球市場波動,使越來越多工作被外包化、約聘化或派遣化,這種「勞動力雇用權與使用權分離」的非典型勞資關係,讓派遣勞工承擔許多不確定的風險,甚至在年齡更低的求職者出現後,原來的勞工就成為用後即丟的「免洗筷」,以致造成更多的社會問題。


勞權意識薄弱 立法保障協商權

李淳指出,相較於西方國家,台灣勞工的勞動意識薄弱,也缺乏強而有力的工會,薪資常常是由資方片面決定,政府應透過立法,保障勞工與資方的協商權,適度增加勞工議價的籌碼。

不只給棍子,政府也要給胡蘿蔔。李淳說,日本政府對為員工全面加薪的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租稅優惠,加薪幅度越高,租稅的優惠也越大,藉此鼓勵企業主動替員工加薪。台灣2015年底通過的「中小企業員工加薪薪資費用加成減除辦法」,也是基於同樣的目的。

不過,李淳表示,政府推動產業升級,當然是解決低薪的方法之一,但產業升級需要時間,無法立竿見影,因此除了棍子與蘿蔔外,還必須想辦法脫離殺價競爭的困境,「我們不要再做價格競爭,因為永遠有比我們賣更便宜的國家。」而台灣民眾也應改變「便宜是王道」的思維,認同專業服務的價值,才是擺脫低薪的釜底抽薪之計。(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更新時間:2018/02/05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