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學生英語程度兩極化已經存在一段時間,學者認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社經地位越高的家庭能夠為孩子投注更多的資源,打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所以長久下去,台灣的英語程度落差很可能持續惡化,如果想要從根本解決,學者認為,教育者應該試著從引發學生學習英文的興趣著手,這樣孩子才可能自主學習英文,漸漸減少英文的差距。
這裡是新北市的私立國小,外籍老師在台上用英語和學生直接對話,不過這一堂並不是英文課,而是美術課。
淡江高中校長柯賜賢:「每一個班級除了台灣的老師之外,還有外籍的老師,那同學每天就跟外籍老師生活在一起,所以他們整個英文能力就會有增強的一個作用。」
同一所學校的國中生,也聘請外籍老師教英文,校方說得很明白,學生的家長們都是高社經地位人士,對於學校的教學方式也特別關注。
淡江高中校長柯賜賢:「畢竟它的費用是比一般小學要高很多,當初我們在規畫整個小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就非常重視英語這一個教育。」
就因為家長有能力為孩子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學校的孩子英語能力進步快速,像是這些高中生今年還代表學校到韓國參加奧林匹亞知識競賽,贏得第五名。
淡江高中學生王文衍:「就光是那一年的出國經驗可能就是別人沒有的,雖然別人會說什麼我晚了一年讀之類的,但是那一年的經驗是,你們在台灣一年怎麼學都學不到的,我不會用成績去說看人,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那種社交技巧還有你怎麼講。」
連學生自己都察覺到家庭的社經地位和英語學習的相關性,老師當然感受深刻。
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張武昌:「你第一個就是沒有那個環境啊對不對,就是如果你今天是有有心想要去塑造一個你天天都聽英文的環境,這是做得到的,可是問題是這個環境對弱勢的孩子來講它是更奢侈的。」
學者以101年度台北市國小基本學力檢測當作例子,當年一共抽測5551個學生,31.71%的程度屬於最好的高級,但也有21.20%學生屬於最差的未達基礎級,首善之都都呈現英語程度落差,更不用說全國的城鄉差距。
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張武昌:「台灣的孩子要把英文學好是相對比較困難,有時候我們都看到有一些學者,喜歡把台灣的孩子跟北歐的孩子來比,這是很不公平的比較方式,因為台灣我們講的是以國語為主的那它在語系就會,語言的語系就不一樣,所以我們常常說比如說北歐的孩子為什麼學得比較好,因為英文對他們來講相對簡單。」
就算是在國立大學前段班,學校也希望學生英文精益求精,像是政大明年開設超過400門英語授課學分,希望讓學生盡可能處在英語環境。
政大校長周行一:「我們很希望我們校園裡面有外籍生,他們可能來這邊是做交換,來一個學期或一年,我們也希望有好的外籍生來這邊念學位,這兩種學生要到台灣來念書,唯一的方法就是開英文的課程,有時候他們會在這學期當中,我們的本地生就會帶他們到台灣各地去走走,他們之間的感情就會變得好好。」
也就是說,希望讓學生認知到英語不只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溝通工具,藉由打造特殊環境,引導學生使用英語溝通。
政大校長周行一:「外籍學生來了以後,我們學生才可以出去,為什麼呢因為交換要對等啊,人家來我們要出去,那如果說人家都不來,我們就出不去了。」
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張武昌:「我利用這個很有限的上課時間把孩子的興趣帶上來,然後讓他自己用自己的時間去學有趣的英文,應該是從這個角度才比較有希望。」
學者指出,學生英文程度兩極化的不是一天造成,必須適時改變英語的教學觀念,才有可能從根本改善。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7/11/06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