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新冠肺炎」輕症者 研究:小心這個器官缺氧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廖廣賓 報導

2022/05/03 23:04

本土疫情升溫,現在Omicron確診比例,以輕症居多,研究指出,感染新冠肺炎,會引起腦部發炎與慢性缺氧現象,就算是輕症患者也會發生此現象。自然(Nature)期刊指出,若輕微腦部缺氧,足以造成局部中樞神經系統,缺氧和能量衰退!

 

醫藥記者蔣志偉:「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會引發嗅覺喪失、發燒發冷、呼吸道的症狀之外,也很容易出現神經學的症狀,比如說疲倦、頭痛、肌肉痠痛、肌肉無力等,有研究統計,輕症的患者甚至高達四成到五成,可能會有這樣的表現,而除了在急性期的症狀,有些確診個案在康復後,可能出現「長新冠症候群」,也就是說,雖然已經測不到病毒,但卻有疲倦,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副教授王嚴鋒:「有些神經科疾病,其實也是染疫後預後不佳的危險因子,就以中風為例,和沒中風的病患相比,中風的病患染疫後,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都高達三倍以上,其它的話,像是癲癇也有類似的現象,染疫後重症和死亡率都高出百分之70左右,其它像是失智症帕金森氏症,也都是高危險族群。」

美國杜蘭大學研究團隊探討,新冠病毒對神經組織造成影響,結果發現大約有五種與人類感染病毒時,會出現相似症狀,像是腦部明顯發炎、神經元損傷,細胞凋亡、輕微腦出血和慢性腦缺氧。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助理教授賴冠霖:「COVID-19就跟其它所有病毒一樣,它會造成全身各種器官組織的侵犯,那神經系統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大致上可以把神經系統,分為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周邊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因為有這個像頭骨或是脊髓骨保護,所以比較不容易受到一般,這些外傷的影響,但是病毒是無所不在的,所以它也會侵犯中樞神經系統。」


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賴冠霖指出,周邊神經系統像是神經肌肉以及神經肌肉接合點等部位,都是很容易受新冠病毒攻擊的地方,以周邊神經來說,新冠病毒可能造成單一條神經的侵犯,因此每個人的表現可能都不一樣。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副教授王嚴鋒:「目前我們手上最有效的利器之一就是疫苗,施打疫苗能夠有效減少重症,住院率和死亡率,有些研究顯示,甚至能夠減少染疫後,長新冠症候群的風險。根據國內的統計數據,1200萬完整接受過三劑疫苗的人,只有72人發生中重症。」

醫藥記者蔣志偉:「英國研究有提到24%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民眾,可能會有腦霧的現象,精神不清醒的感覺。整體來說仍然以重症患者,併發神經症狀的機會來得大,但不代表輕症就可以完全豁免,致病機轉可能會包括缺氧,發炎反應,免疫調節失調、還有自由基的產生,破壞腦部的血管。」


成大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蘇慧真:「罹患肺炎的患者做長期追蹤,才有辦法跟沒有罹患的人來做風險比較,因此為減少,因為新冠肺炎產生的神經症狀的後遺症,仍然呼籲民眾尤其是高風險患者,盡快打好打滿疫苗。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助理教授賴冠霖:「在COVID感染的病患,他也會因為有重症的情況發生,而造成身體必須要把多餘的能量提前去供應作戰,造成肌肉及神經受到更大的影響。
 

目前有許多民眾,對疫苗仍抱持著疑慮,因為副作用等原因,而不願接種疫苗,不過,根據世界各國的研究,整體而言,接種疫苗的好處遠遠超過壞處,歐洲神經學院發出聲明,強調神經科疾病是染疫後,重症或死亡的危險因子,勸導病人主動積極接種疫苗,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的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更新時間:2022/05/03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