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咬人!醫曝夏季中暑3大族群 2撇步預防中暑

編輯 朱育嫻 報導

2021/08/16 22:13
孩童因新陳代謝快,熱調適能力較差,屬於中暑高危險族群。(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不一定是直接曝曬在太陽底下才會中暑,如果處在高溫悶熱環境,一直流汗又沒補充水分一定小心!一名52歲蔡先生工作的廠區內有鍋爐,環境悶熱,因為早過了下班時間,還沒走出廠房打卡,同事熱心前往探視,發現他竟昏迷倒地、不停抽搐,立即叫救護車送急診。

 

中暑前「著痧」用刮痧可以緩解?


阮綜合醫院急診醫學科科主任連守揚說明,經檢查後,蔡先生的體溫高達42度,呼吸心跳急促,出現癲癇、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血尿、肝功能異常、上消化道出血等中暑症狀,雖救回一命,但腦部嚴重受損,肢體協調和說話發音大受影響,往後都須專人照護。

連守揚解釋,中暑不一定是直接曝曬在太陽下,比較多反而是處在高溫悶熱環境,一直流汗又沒補充水分,儘管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這時感到頭暈、頭痛,還只算是「熱衰竭」。中暑的前兆,也是民眾比較常碰到的情形,就是民眾一般所謂的「著痧」(台語),有些婆媽會拿小碟子、磁湯匙等DIY「刮痧」,但這樣的調理行為其實有禁忌,需要先詢求中醫等專業,以免衍生其他問題。
 

夏季中暑排行榜前3名:孩童、老人、高溫環境工作者


連守揚指出,夏季容易中暑的高危險群,首推孩童,因新陳代謝快,熱調適能力較差,其次是散熱調節不良的人,如老年人及中風、新陳代謝疾病的患者。再者是長時間在戶外工作者,與高溫環境工作者,務必常提醒自己和同事多喝水、並適當休息。

頭昏、口渴要注意!「2撇步」避免中暑

連守揚說,「中暑」是身體難以散熱,剛開始會頭昏、口渴、手腳無力,此時若未及時離開高溫悶熱環境、補充水分並休息,接著就會走不動、躁動不安,最糟的是一旦高燒持續不退,就會有神智不清、譫妄、癲癇等更嚴重症狀,甚至引發多發性器官衰竭,死亡率將大幅上升,不可輕忽。

他也提供2項「撇步」避免中暑:
1.戶外活動要遮陽,避免直接曝曬,可減少皮膚的輻射吸熱效應,有效降低體感溫度。
2.豔陽下活動愈劇烈,新陳代謝愈快,體溫就愈高。活動15~30分鐘就應找遮陽處適當休息。

◎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原文請見:急診醫揭:夏季中暑排行榜前3名!同事沒打卡下班,竟已中暑昏迷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緊抓話題熱點,與你討論全球大小事!點我追蹤【TVBS Twitter
 
→擠出小時間,看看大新奇!全新影音品牌上線囉,一起擠看看

Blueseeds天然初萃精油

👉能不能年中換Audi就靠這個

👉討論度爆表!精油精露保養你還不知道嗎

👉洗三天排水孔就超有感


更新時間:2021/08/16 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