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TVBS
颱風季來臨,在我們的山區其實有著看不見的風險,當龐大的降雨來襲,水流順勢而下,強大的沖刷力道,甚至會把大型石塊一起帶下來,帶來殺傷力強大的土石流災害,因此該如何在山區,做好集水區的治水規畫,以及在下游地區如何一氣呵成的接續導引,也成為一大挑戰。
滾滾泥流傾瀉而下,夾帶無數大小石塊一同沖刷,這是2018年潭美颱風來襲時的,南投信義鄉山區,而這不是偶發,而是每逢豪雨、颱風必然出現的景象。
林務局南投管理處治山課課長許文奕:「這邊很上游了,所以其實從我們的市區這邊,到這邊的話都超過一個小時的一個車程,才可以到達這個地方。」
記者詹舒涵vs.林務局南投治山課課長許文奕:「(課長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地方),(正在進行什麼樣的工程)是我們的位置是頭坑野溪,剛剛講到這邊是和社溪,現在做的就是我們,這條野溪的一個整治工程,那針對的重點就是在我們的一個土石流的一個防治工程。」
跟著林務局的車輛帶領,我們深入南投信義鄉山區。採訪這一天艷陽高照,不見土石流的觸目驚心,但看似平靜卻隨時備受威脅,信義鄉這裡有濁水溪流域的,陳有蘭溪以及和社溪支流,加上地勢東高西低,成為了面積廣達453公頃的集水區,而這一條頭坑野溪,就是山區集水區治水的重點地帶。
記者詹舒涵:「頭坑野溪這邊,算是整個治理的上游段,上游段就會有很多大型的石頭,來看到我們工程人員,已經架起了這個量尺,光是我後面這顆石頭,它的直徑就有四公尺,而這麼大的一個石頭,如果到了下游段的話,將會產生很大的災害,所以在上游段治理的方法,通常會架起像我後方的梳子壩,把大型的石塊留在這個地方。」
一根根比樑柱還要粗的基樁,聳立在山谷當中當土石流來襲時,擋下山上滾落的巨石,細小的砂石就能夠順利通過,而不是把砂石全部都擋住。
林務局南投管理處治山課課長許文奕:「我們利用基樁利用深基礎去加強,它的這個深度的一個保護的措施。」
拿出設計圖的課長,告訴我們土石流的流動,產生強大衝擊力,大石塊一路碰撞帶來損失,但適度的細小砂石,卻反而是下游不能夠或缺的生態平衡。
林務局南投管理處治山課課長許文奕:「例如說我們下面有一些,河川的構造物像堤防,甚至像橋樑的基礎,如果這些土砂沒有往下面去做一個排放,一個順利的排放的話將來這些地方的話,就開始去做掏空了,甚至我們的台灣的海岸線就會做退縮。」
所以在中上游的集水區治水,是減緩坡度做好砂石調節,而被阻攔下的大型石塊也有它的用處。
記者詹舒涵:「由梳子壩攔下來的大型石塊哪裡去呢,可以看到旁邊的這些護岸,就是由大型石塊堆砌而成,保護我們的國土不受到侵刷,而在集水區治水的部分最重要,還要保護我們的主要幹道,在頭坑野溪這邊就是上游的台21線。」
位居交通要道這裡的治理不能夠等,但是高風險集水區不少,全台總共有854處,林務局先後投入大約14.1億多元,將61處改善完成,控制263.9萬立方公尺的土砂量,但只解決了百分之7.14的林地集水風險。
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科長李膺讚:「因為畢竟我們的治山防災的經費是有限,所以我們依照這樣的有限的經費,去投入精準的投入在比較高風險有致災可能的這個集水區。」
目前以7+1指標包括保全對象,地形起伏、地質、綠覆率,土壤沖蝕、崩塌率、土石流潛勢溪流數,以及滾動式局部危害來評估,但山區治水每逢地震風災,都可能產生地貌變遷,必須嚴密監控。
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科長李膺讚:「這個指標我們是中長期的一個趨勢的評估,因此我們每四年就會做一次(評估),重複做一次很詳細的,整個全國性的調查跟了解。」
林務局目前已經列出110個優先治理區域,另外關注區域114個,重要區域141個,不過一場大雨帶來的治水問題,可不會只停留在山區。
記者詹舒涵:「當雨水下下來之後來到了中下游地區,這邊的治理重點就是,如何讓雨水變成可利用的水資源,所以來到屏東這邊我們現在有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人工湖目前已開發是50公頃,就在我最後面的正後方,的最後面的這個湖泊,當這個湖泊續集滿了之後,就會通過旁邊的這個臥箕堰,然後讓它慢慢地導引到旁邊這個湖泊來,而這個湖泊就會讓這些水,繼續做一個沉澱的作用,變成可利用的地下水資源,而這樣的方式,目前已開發是50公頃,接下來還有250公頃持續開發。」
透過空拍可以清楚看到,整個潮州人工湖的景象,打造出不同以往的治水概念,不急著把水排出去,而是想辦法把水留下來並且再利用。
屏科大工學院長丁澈士:「剛才你看到那個瀑布是這個地方。」
指著螢幕展示人工湖的監視系統,一手推動整治計畫的丁澈士教授,曾經榮獲大禹獎殊榮,也是國內水利工程的權威之一,談到了下游的集水區治水,他認為嚴重的地層下陷是個大問題。
屏科大工學院長丁澈士:「最主要是沿海地區,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土壤鹽化因為超抽地下水的關係,所以我們要讓這個地區,能夠地下水位能夠抬升,抬升能夠緩和這個地層下陷,那除此之外因為他有多餘的水,所以我們就可以做所謂水資源的再利用。」
而這是下游平原的老問題,同樣位在屏東的二峰圳,打造於日治時期,原理是將雨水集中暫存,導流到周邊農田,而這種地下水庫的想法,就是人工湖的啟發概念。
台灣每年平均有2,500公厘的降雨量,相當於800到900多億噸的水,只是這些降雨有7成都流入大海,因為土地吸納量有限,無法讓瞬間龐大降雨都儲存到地底,因此透過人工湖概念就能夠做調節,而且還能夠避免,大型水庫總會面臨的淤積問題。
屏科大工學院長丁澈士:「因為他地下水庫的量體,相對的比地面水庫來得大,而且我們沒有所謂的淤積的問題,也沒有所謂地震的問題,所以相對在蓄水的安全性上,會比地面水的水庫來的好處多。」
調節降水治水有方,從山林來到平原,上中下游各自對症下藥,打造與水共存的國土家園。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9/08/12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