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1成分」易釀骨折!醫示警過量是關鍵 有效補鈣選這些

編輯 丁彥伶 / 責任編輯 廖建銘 報導

2024/11/23 18:32
日本專家引用美國的大型研究,發現牛奶喝愈多的人,發生骨鬆骨折的風險高一倍以上。(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喝牛奶能補鈣、增強骨質嗎?日本專家引用美國的大型研究,發現牛奶喝愈多的人,發生骨鬆骨折的風險高一倍以上,提醒大家想要喝奶補鈣恐怕適得其反。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說,其實這並不代表喝牛奶沒有補鈣的作用或是喝牛奶不好,重點在於「蛋白質過量」,一天喝一杯牛奶還是很好的。

日本內科專家秋津壽男醫師引述了一項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大型研究報告,該研究分析了1946年至2021年超過48萬人和15,000多例骨折患者的數據,發現牛奶攝取量每增加200克,股骨骨折風險就增加7%;每天喝400克的人,骨折風險更是增加了15%。他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喝牛奶可能會增加骨折的風險,與「牛奶補骨」的傳統觀點不同。

 


半乳糖導致骨折風險增?肝和神經系統更要小心

秋津醫師下了一個結論:導致骨折風險增加的罪魁禍首可能是牛奶中的「半乳糖」。他表示,曾有研究顯示攝取大量半乳糖會給細胞帶來氧化壓力並引起發炎,這種機制也可能導致骨折風險增加。不過黃淑惠表示,據她查找文獻查證後發現,雖然半乳糖確實會導致氧化壓力上升,但主要影響的是神經系統、老化速度、肝功能等方面,目前尚無明確研究證實半乳糖會直接導致骨質疏鬆。

喝牛奶愈多愈易骨折 動物性蛋白質過量是關鍵
 


黃淑惠指出,在營養學界中認為,牛奶攝取過多會影響鈣質吸收的主要原因是「動物性蛋白質過量」。以前強調酸鹼平衡理論的時候有人解釋是因為蛋白質會讓身體造成酸性,所以就必須要鈣離子出來跟它螯合平衡酸鹼度,導致骨鈣流失、尿鈣上升。

但是營養生化代謝理論比較傾向是因為動物性蛋白質的含硫胺基酸高,在代謝過程中會螯合鈣離子,導致血液中的鈣不足。為了維持血鈣濃度,身體就會從骨骼中釋放鈣質,長期下來才導致骨質流失。

西方國家的人之所以飲用大量牛奶,骨折率卻反而比牛奶喝得少的東方人高,黃淑惠認為關鍵在於飲食結構的差異。西方飲食中動物性蛋白質的比例偏高,而亞洲飲食中植物性蛋白質,例如大豆製品、雜糧的比例較高,在代謝過程中不需要去螯合鈣,所以尿鈣流失的速度相對較慢。可能是東方人牛奶喝得少,但是骨鬆症和骨折率相對比較低的原因。

優酪乳和乳酪,乳糖轉成乳酸鈣更易吸收

日本專家建議要補充鈣質不要喝牛奶,而是喝優酪乳或吃乳酪,指稱是因為牛奶發酵過程會分解半乳糖,所以不會產生骨鈣流失的情形。黃淑惠說,台灣人有乳糖不耐症的比例很高,如果直接喝牛奶容易引起腹脹腹瀉,沒有補到鈣,反而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而優酪乳和乳酪等發酵乳製品不會這有個問題,半乳糖可能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乳糖已經被轉化為乳酸,乳酸能創造一個酸性環境,提高鈣的吸收率。

此外,要補充鈣質,也不是只能靠乳製品,黃淑惠說,不喝牛奶也可以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取足夠的鈣質。亞洲人的飲食中有許多富含鈣質的食材,如豆干、豆皮、堅果、芝麻等。這些食物中的鈣含量很高,可以有效補充鈣質。因此,並非一定要喝牛奶才能獲得足夠的鈣。

適量攝取牛奶仍有益健康
 


雖然研究顯示大量飲用牛奶可能增加骨折風險,但黃淑惠強調,那是指「喝過量牛奶」,適量飲用牛奶對健康仍有好處。根據衛福部的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1杯(約240c.c.)牛奶,老年人可適當增加到1.5杯。一杯牛奶含有約200毫克的鈣,再搭配其他富含鈣質的食物,就能滿足每日1000毫克的建議攝取量。

◎ 諮詢專家/黃淑惠營養師

原文請見:牛奶喝多易骨折原因找到了!喝越多骨折率越高?喝「這杯數」就沒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更新時間:2024/11/23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