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退伍大兵.進巴黎 故事不只有浪漫

記者 林佳妮 報導

2019/07/19 20:00
圖/劇照提供 海鵬影業電影

歐洲近年來,反猶太主義再度高漲,比方說法國,2018年,有紀錄的反猶案件同比增加74%,也顯露出口口聲聲接納新住民的法國,同時排外的矛盾情節,今年柏林影展,就將最高榮耀金熊獎,頒給了這個主題的電影,描述一名男子從以色列逃到巴黎,過去造成他巨大的精神創痛,讓他拒絕使用母語,並將法文字典視為進入巴黎的敲門磚,成為新住民的他積極學習法語、融入新環境,還與搭救過他的俊男美女發展出曖昧的三角戀情,只是,這個的世界,是否是他要的未來?

電影《出走巴黎》:「那是什麼歌?」

 

電影《出走巴黎》:「那是什麼歌?」
電影《出走巴黎》:「此刻的我無心工作,茶不思來飯不想,一心想忘卻一切,在這裡悠閒抽著菸…」

法式香頌總是如絮語這般輕柔浪漫,誘人對花都充滿遐想,只盼能夠出走巴黎。

柏林影展評審團主席 茱麗葉·畢諾許 :「柏林影展最佳影片金熊獎,得獎的是《出走巴黎》!」
 


這部電影描述以色列退伍大兵約亞夫,帶著戰場上換來的滿心創傷退伍。

電影《出走巴黎》:「遠離那個惡劣的國家,它『令人作噁』、『愚蠢無知』、『卑鄙老舊』、『粗魯無禮』,非常討人厭。」
電影《出走巴黎》:「世上哪有這麼糟糕的國家?總得挑一個吧?」 

他挑中了法國,一抵達巴黎,約亞夫直奔豪宅與政府機關林立、還有奧賽美術館當鄰居的第七區,從容走上一間高級公寓,找出藏在地毯下的鑰匙,登堂入室......

巴黎居,就是這麼簡單,但閒置豪宅難以計數的有錢人,就算不在意「被動」借他住一宿,也無法保證他能全身而退。

電影《出走巴黎》:「拜託!我好冷!拜託!請開門!我行李不見了!」

約亞夫慘遭洗劫,恐怕要全身光溜溜地淪落街頭,這裡不是滿口「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
 

電影《出走巴黎》:「我死了嗎?」
電影《出走巴黎》:「你好。」

浪漫花都,連好心人都是男的帥、女的美,家當只剩自己的約亞夫,幸運獲得富家公子艾米勒和他女友卡洛琳搭救,都說一片「白」紙要融入新環境,比較容易,衣服對了,一秒變身巴黎貴公子。

電影《出走巴黎》:「我應該不需要這些。」
電影《出走巴黎》:「反正我還有幾十件全新沒穿過的。」

曾經在國外長期居住的人,當初,您是如何融入當地生活的呢?第一關通常是語言......
 

電影《出走巴黎》:「『公爵』,『公爵夫人』,『王子』,『公主』(法語)。」

電影主角於是狂背同義詞,拒絕說母語「希伯來語」,全力要融入這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度。

電影《出走巴黎》:「 『離開過去』,『迎接新生』(法語)。」 
電影《出走巴黎》:「你在以色列是個軍人?來法國要幹什麼?」
電影《出走巴黎》:「 『天賦異稟』(法語),可以用來誇獎美麗的法國女人。」

被塑造成美麗優雅代名詞的法國女人,也是巴黎讓人嚮往的原因,比方說,當初救了他一命的卡洛琳。

電影《出走巴黎》:「我剛好路過...」

約亞夫有如大衛雕像般的肉體,成為巴黎女人或許也有男人會覬覦、剝削的對象,都聽說在法國,外遇並不構成犯罪,許多巴黎女人更視性愛如日常;Paris,地理上指的是法國首都,文學上則是希臘神話裡為了海倫大美人招致國家滅亡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電影《出走巴黎》:「希臘人圍攻特洛伊9年,還是無法攻占它,因為特洛伊英雄赫克特守護它。」

而這座城市巴黎,究竟是一個道德淪喪的地方,抑或是一個人性至上的國家?

電影《出走巴黎》:「大家都說歐洲人很排外,尤其在法國。」
電影《出走巴黎》:「但這裡的人生多美好啊!」

約亞夫的單純與坦承對比巴黎中產階級的艾米勒與卡洛琳,他一心一意想當法國人之前的遭遇,聽在一心一意想成為作家卻腸枯思竭、靠祖產揮霍的艾米勒耳中...

電影《出走巴黎》:「很精采的故事。」

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寫作素材,也是枯燥生活的調劑插曲;這部電影是導演拉匹以自身經驗為靈感創作的第三部執導作品,生於以色列的他,也曾隻身到法國攻讀文學學位。

電影《出走巴黎》:「法國啊法國!除了我們,你還認識其他法國人?」
電影《出走巴黎》:「席琳狄翁(加拿大歌手)。」  

而法國近年來再度興起的反猶太主義也成為導演的靈感,2018年,包括侮辱、攻擊與謀殺等,有紀錄的反猶案件多達541起,同比增加74%。

反猶太示威群眾(巴黎,2019/02):「滾蛋!狗屎錫安主義者,滾!」

被辱罵的這位先生怎麼滾就只能滾回巴黎,他是巴黎土生土長的猶太裔哲學家亞倫·芬凱爾克勞特;在這種社會氣氛下,確實有許多猶太人從巴黎出走,移民以色列,那位電影裡的主角約亞夫卻決定落腳巴黎,他心目中的自由國度,只是,自由開放到底總有限度。

電影《出走巴黎》:「在法國,沒人會管你支持誰...。」
哼唱以色列國歌/電影《出走巴黎》:「只要心靈深處尚存猶太人的渴望。」
電影《出走巴黎》:「沒有人會主動跟你談論宗教。」
電影《出走巴黎》:「『放棄過去』,『自欺欺人』,『憤世嫉俗』(法語)。」

將外國語背到滾瓜爛熟,無法整個改頭換面變成外國人,同義詞記得再熟練,這語言之間的互換,時常仍有不到位的文化差異與隔閡,人可以拋下母語,但拋不下母語後面所代表的過去、文化及本性。

電影《出走巴黎》:「在法國,上帝也管不了你。」
電影《出走巴黎》:「我要你跟我回以色列,我是你爸!」
電影《出走巴黎》:「爸,你回去吧,我要走了,你找不到我的!」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更新時間:2019/07/19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