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0
  • Jul
  • 2016

嬰兒呼吸開始,就有來自母親「下體」細菌!?

作者 愛在三采

2016/07/20 12:23
文/艾蘭納.柯琳(Alanna Collen) 編/maruko

我們出生時從母親的陰道得到了第一群微生物,母親身上的微生物當然也是她的母親傳給她的,

以此類推,可以回溯到八千年的演化歷史,而這樣的演化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大自然中,動物從母親身上得到微生物群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即使在非哺乳類動物的身上也很常見。

不論用什麼方式,幾乎每種動物都會想辦法將一群有益的微生物傳遞給後代,來幫助牠們生存。這項行為是如此普遍,足以說明生命與微生物共生在演化上的好處。如果以細菌覆卵或以糞便覆卵的行為是一個通則,牠們就必須演化成這樣,以提高個體的存活率及繁衍能力。

那我們人類呢?很明顯地,我們身體中的微生物群落對我們有益,但要如何確定我們的孩子也能成功接收我們的細菌,並培養出對他們自己有益的微生物群落?

在嬰兒剛出生的前幾個小時,若以細胞數量來看的話,他會從「人類」變成「細菌」。嬰兒在子宮內受到溫暖羊水的保護,與外界的細菌隔絕,包含母體的細菌。一旦羊水破了,細菌便會開始轉移到嬰兒身上。在出生的這段過程中,嬰兒會遭受細菌的連環攻擊。

事實上,「連環攻擊」這個描述不夠貼切,因為這些細菌並不是敵人,而是朋友。原本幾乎無菌的新生兒通過媽媽的陰道,身上包覆著媽媽的細菌,是出生的必經過程。

當嬰兒出生後,會從媽媽的陰道口附近得到另一群微生物。

聽起來很噁心,但你大概也聽說過,小無尾熊剛出生時會吃媽媽的糞便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在人類分娩及生產時,收縮誘導激素和嬰兒往前推擠造成的壓力會促使大部分的婦女排便。

嬰兒出生時通常都是頭先出來,並且面向母親的屁股,在等待下一次收縮時,他們的頭和嘴會剛好停在一個「重要位置」一段時間。不管你是否本能上對此感到厭惡,這對嬰兒來說都是一個好的開始。生產完之後,母親給孩子的第一套新衣服,就是陰道中和糞便中的細菌。

這是嬰兒「適應」外面世界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或許肛門與陰道距離這麼近不是沒有原因的,而引發子宮收縮的賀爾蒙對直腸蠕動也有一樣的效果。

人體構造演化至現今的模樣,或許就是因為對我們的下一代有利,至少沒有帶來任何傷害。這些微生物的基因和你母親的基因早已和諧運作多時,接受這份禮物,可以給你一個好的開始。

 

嬰兒腸道中的細菌,母親的陰道、糞便及皮膚上的細菌,以及父親皮膚上的細菌,比較這三份樣本,母親陰道與嬰兒腸道的菌株最為相似,其中以乳酸桿菌屬(Lactobacillus)及普雷沃氏菌屬(Prevotella)最為常見。

這些陰道中的細菌只有一小群,比起母親腸道中的細菌少很多,但在新生兒的消化道內扮演著醫生的角色。只要有乳酸桿菌出現的地方,就不會有病原體和困難梭狀芽孢桿菌(C. diff)、綠膿桿菌(Pseudomonas)、鏈球菌(Streptococcus)。

這些壞菌找不到立足點,因為乳酸桿菌(Lactobacilli)會將它們擠出去。它們是乳酸菌中的一種,包含會將牛奶轉變成優格的那種細菌。乳酸菌(優格酸味的來源)不只會對其他細菌製造一個充滿敵意的環境,也會產生一種抗菌素,稱作細菌素。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殺死與它們競爭的病原體,以保衛它們在新生兒腸道中的地盤。

但是,為什麼嬰兒腸道中的細菌跟母親產道中的細菌較類似,而不是母親腸道中的細菌?如果腸道細菌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不是更適合嗎?
除了醫生,許多婦女也意識到乳酸菌在陰道中生長旺盛,從前就有用優格治療念珠菌陰道炎(一種酵母菌感染)的家庭療法。這些乳酸菌常被認為是保護陰道免於感染,雖然它們將這項任務執行得很不錯,卻不是它們出現在那裡的原因。

陰道的乳酸桿菌喜好分解牛奶,它們取走牛奶中的糖分(乳糖)轉化成乳酸,在過程中為自己生產能量。嬰兒也喝牛奶,將乳糖轉換成兩種更簡單的分子,葡萄糖和半乳糖,從小腸吸收進入血液中,為他提供能量。通過小腸而未被消化的乳糖不會被浪費,而會直接來到有乳酸桿存在的大腸,也就是嬰兒從產道經過時獲得的乳酸桿菌。

由此可見,乳酸桿菌在那裡不是為了保護母親的陰道,而是要進入新生兒的身體。

說陰道被乳酸桿菌永久佔領有點誇大其詞了,但陰道的功能就是生產,陰道是嬰兒的起跑線,所以它演化成一個提供生命賽跑最好的開始的地方。

本文出自《你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更新時間:2016/07/20 13:15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愛在三采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