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6
  • Jun
  • 2016

台灣年輕人是草莓?那瑞士就是草履蟲

作者 羅晴

2016/06/16 08:00

前天看到了台灣之光動畫特效師林振宇享譽國際的新聞,他之前曾在台灣忍受23K還被長輩罵草莓,沒想到一身絕技讓他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替知名電影、影集製作特效,還幫目前最火紅美國HBO影集冰與火之歌(原文Game of Throns)獲得艾美獎最佳視覺特效獎,年薪破500萬元!BTW,筆者可是忠實粉絲呢~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作者/羅晴

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想到,前陣子長輩在Line狂轉一篇名為【中國崛起之台灣末日】 的文章,結尾提到某某執行長說台灣的年輕人真的「像草莓一樣…」。當他告訴應徵者: 「我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超過一半的人聽了之後都會直接打退堂鼓,讓他感到失望。

看到第八個長輩又轉傳這篇文章,擔心台灣年輕人是草莓、不能吃苦、沒競爭力的時候,真很想跟他們說:「如果台灣年輕人是草莓,那瑞士年輕人就是草履蟲」。稍微冷就開暖氣,稍微熱就開冷氣,稍微加班就過勞,才是完完全全吃不了苦。

讓人不禁自問,為什麼瑞士人可以過著不用加班卻享受均富的生活?為什麼林振宇在台灣是草莓族,到了國外竟可以變成大英雄?

雖然林振宇並不是在瑞士發光發熱,但在台灣時一樣忍受過「草莓族」不能吃苦的責罵,所以本篇就「吃苦是否等於吃補?」這個主題,以筆者本身較為熟悉的瑞士來探討。

除了歷史脈絡、人口數等等原因之外,筆者觀察,最重要的原因是,瑞士人完全不推崇吃苦。對於實事求是,講求邏輯的瑞士人來說,吃苦就是吃補根本就是鬼扯。沒有意義、目標不明的吃苦,等於吃屎,不但沒有補到,反而只是在消耗你的青春而已。

也不是說他們就完全不能吃苦,而是不認同吃苦本算身是一種正面能力,更不認為忍受薪水低又加班的環境,是一種美德。除非,吃這個苦本身有明確的目的,或是此人對這件事有燃燒不完的熱情。

如果身邊有正在吃苦的人,他們頂多只會同情,而不認為這是一個優點,因為有能力者是不需吃苦的,無能者或是可憐者才會被迫吃苦,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或選擇權。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他們所崇拜的,是當眼前有條辛苦的道路時,有辦法「思考出如何能不吃苦」的能力。當一個年輕人正處於人生的彷徨時期,比起直接花時間埋頭苦幹、每天補習、或是被老闆操,其實先停下腳步思考,是需要更多勇氣與智慧的。

 

台灣想要脫離第三世界,就不能再用工作時數、能否吃苦耐勞作為衡量一個年輕人競爭力的標準之一。柬埔寨與巴基斯坦也有很多被掌控的廉價勞工,一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仍然賺不到什麼錢,也沒有讓他們國家變的比較有競爭力。

工作時數與產能沒有絕對的關係,如果你的小孩跟上述某某執行長一樣,擁有一天可以工作超過14個小時的吃苦能力,賺了很多錢卻賠上了健康,也無法陪家人,這樣的成功真的值得驕傲嗎?

在瑞士一份超時工作卻沒有加給的職缺,一來會違法,二來沒有人會去應徵,所以僱主也被迫要改善條件,才能找的到人才。但是在台灣,太多人不問為什麼的就習慣吃苦,還覺得這是一種美德,僱主怎麼會需要改善工作條件?

以國家考試來說,因為台灣人很會吃苦,所以考試題目再難,大家可以熬夜讀書,每天泡在補習班、圖書館,放著大把青春不去談戀愛、交朋友,放棄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一心一意的準備考試,造成的結果是大家一起提高錄取門檻。

想要提高國家競爭力,應該著眼於培養年輕人建立「思考出如何能不吃苦」的能力。是這個能力讓人類不斷進步,因為懶得走路而發明輪子,因為懶得去很遠的溪邊打水而發明水井。越懂得吃苦的人只會越落後,因為乖乖吃苦走路去打水就好,哪有時間發明輪子跟水井?再理盲的推崇吃苦的能力,就等著被統治吧。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來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vanchang@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羅晴

  • 瑞士是全球統計最幸福的出生國,從臺北媳婦瑞士居的第一手生活體驗,為您剖析這個世界最富裕的小國,瑞士到底憑什麼?作者為台灣旅外創作歌手、作家。著有個人專輯《L.O.V.1.》及詩集《#星期二的詩》。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