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日本AI教父田納西州輾斃台灣國寶身亡竊盜東部幹線床戲紅牌重機 跟團
  • 搜尋:

    戎華儀 結果共10筆

  • 林美秀罹「後天性血友病」!醫曝2族群危險 最高致死率達42%

    藝人林美秀選在生日當天發表首張個人專輯《Lady Pum Pum》,透露自己為了發片努力瘦身不料瘦出問題,罹患罕見的後天性血友病,為此住院1周。血液腫瘤科醫師指出,後天性血友病是體內產生對抗凝血因子的抗體,造成免疫系統攻擊凝血因子所致。
    10小時前
  • 4旬男酗酒突上腹劇痛!胰管竟卡「1公分大結石」 醫曝嚴重後果

    40幾歲的張先生工作20年來因為經常應酬,形成酗酒習慣,今年農曆年前聚餐時再度牛飲,上腹部劇痛到坐立難安,還帶有噁心感,送醫急診,被照出胰管內有顆1公分大的結石,醫師診斷有慢性胰臟炎合併胰管結石,最後透過膽胰管內視鏡震波碎石手術,將結石取出。
    2024/05/31 17:06
  • 5旬婦術後吃抗凝血藥!竟1週內心肌梗塞 醫示警變病毒目標

    54歲的江小姐有2條冠狀動脈嚴重狹窄,其中一條更是完全阻塞,動手術打通並裝塗藥支架、服用抗凝血藥物,不料出院後1周內,因感染新冠病毒,使得原本不該在短時間內堵塞的另一條血管完全堵塞,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心臟內科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2024/05/26 10:26
  • 女童連日高燒眼痛!一查竟是鼻竇炎「險失明」 5症狀快就醫

    一名10歲女童連日持續發高燒、左眼脹痛、左側頭痛到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原來是鼻竇炎引起的蜂窩性組織炎和膿瘍。小兒科醫師指出,兒童因感染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若沒有治療,可能會發生眼部的蜂窩性組織炎,最嚴重恐會失明,甚至有生命危險。
    2024/05/24 15:39
  • 「體脂率」更精準!測量5秘訣大公開 甩肉別只看BMI

    美國醫學研究期刊《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日前刊登一項研究指出,BMI(身體質量指數)針對體重肥胖、過重、過輕的數值界定存有誤差,體脂率才能準確反應脂肪是否真的過多。營養師建議民眾,若想甩肥肉,測體脂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
    2024/05/19 09:18
  • 50歲男脖子「一顆硬硬的」竟是癌! 醫示警:痛不痛是關鍵

    一名50歲男子隱約摸到自己脖子右側鎖骨凹窩處有一顆硬硬的組織,按壓也沒有痛感,就醫檢查竟然是肺部腫瘤轉移到淋巴結產生的硬塊,男子已經罹癌卻沒有其他明顯症狀。胸腔內科醫師指出,淋巴結如果摸起來跟平時不太一樣,要當心是癌細胞轉移。
    2024/05/12 15:56
  • 適量飲酒可防心血管疾病?聯合國曝真相 醫籲1族群最好別喝

    過去曾有研究指出,喝葡萄酒的人比沒有喝葡萄酒的人較不易發生心血管疾病,然而後來的研究發現,這項好處的關鍵在於葡萄含有白蘆藜醇,因此只要吃葡萄就可攝取到,並不需要為此喝葡萄酒,但醫師強調,白蘆藜醇對心血管的好處不如吃藥。
    2024/05/10 16:07
  • 63歲翁主動脈瓣膜少1片!醫要求「1事」 躲過花蓮地震死亡關

    在花蓮和仁礦場工作的63歲譚先生,今年3月底出現呼吸喘、嘔吐等急症,就醫檢查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而且瓣膜天生就比多數人少1片,還有冠狀動脈疾病,已經心臟衰竭,有猝死風險,趕緊動刀換成人工生物性瓣膜保命。譚先生還因為被醫師要求提早住院治療心臟衰竭,幸運躲過礦場山上地震帶來的落石。心臟外科醫師提醒,主動脈瓣膜只有2片的人,大約50、60歲心臟就容易出問題,務必定期檢查,提高警覺。
    2024/05/04 12:35
  • 膽固醇迷思破解!蛋黃非元凶 醫曝2正確觀念攝取更營養

    有些人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不敢吃蛋或是只吃蛋白、不吃蛋黃,也有人怕膽固醇堆積在血液中,刻意避免同時吃蛋和培根、奶油、香腸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高脂肪食物。營養師指出,其實這些方法都不必要,只有總膽固醇高到300mg/dL以上的人,才需請醫師和營養師評估如何調整可不可以吃蛋黃。
    2024/04/28 16:59
  • 關節沒腫卻摸出「這東西」!小心恐痛風 醫警4類人危險了

    國際期刊《Asian Journal of Surgery(亞洲外科雜誌)》日前發表一篇研究,有醫師在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組織切片中發現痛風結晶。痛風不是一天造成的,過敏免疫風濕內科醫師提供幾個指標,方便觀察有沒有可能是痛風,若有類似跡象的話,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2024/04/21 13:4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