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里拉重貶引爆金融危機,華爾街日報分析,土耳其政府失靈是元凶,中國、俄羅斯等其他新興市場也有制度不健全、強人干預專業決策的問題,遭遇危機時衝擊恐更大。
多年來,土耳其經濟蓬勃發展,投資人誤以為制度上的問題已經解決,直到里拉狂貶不止,土國政府的治理弊病一一浮現,市場才恍然大悟,但日益專制的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不願痛下決心改革,反而指控里拉崩盤是外國政治陰謀。
土耳其的情況,其實是新興市場一部分縮影。
1990年代末期,新興市場多國揮別債務違約陰影,努力振作。2000年代,這些國家的央行獲得獨立性、民主生根、貿易蓬勃發展,累積的外匯存底有助抵抗資本外流風險。投資人以為制度將持續強化,新興市場因而被冠上「成長市場」美名。
但這些國家總體經濟管理欠佳的缺點,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013年考慮縮減量化寬鬆(QE)引發的恐慌中一覽無遺。當曾擁護西方民主的領袖變成獨裁者,一個保護法治、人權和貨幣政策不受政治干預的制度,是無法抵擋強人摧殘。
這篇分析指出,土耳其是政府失靈最極端的案例,但其他新興市場也有類似情況。
文章提到,印度信奉民粹主義的領導人,常干預央行;中國修憲廢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後,共產黨統治更加獨裁;菲律賓有個以法外處決聞名的總統,俄羅斯擺脫經濟困境後,變成全球專制政權指標。
華爾街日報認為,欠缺制度的國家更難因應困境,就像面臨危機的土耳其,不景氣帶來的衝擊只會更大。制度完善或政策合理的國家若經常帳逆差龐大,在美元走強時仍可能受苦,但這些國家至少更有韌性,恢復的速度也更快。
文章說,儘管多國往「錯誤方向」邁進,但新興市場並非整體倒退,仍有一些重要市場維持制度,例如政府爆發貪腐醜聞後變天的巴西、馬來西亞和南非,以及堅守主流經濟學的印尼。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雖擁抱民粹主義,但也實行前朝未推動的重要經濟改革。
短期而言,新興市場承受美元恢復強勢的壓力,首當其衝的是土耳其和阿根廷等仰賴美元融資的經常帳逆差國。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則使倚重大宗商品出口的國家受害。
儘管如此,新興市場早已不是最熱門的投資標的,許多利空也已反應完畢,不少投資人仍將新興市場視為成長來源,深信長期投資會有較佳報酬,因此市場氣氛若轉變,新興市場仍有反彈機會。
紐約時報報導,土耳其正遭遇2001年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多位分析師指出,土耳其困境主要源於艾爾段加強干預經濟,試圖扭曲貨幣政策邏輯,以達自身政治目的,和美國近期宣布制裁土耳其沒有太大關係。
其中,艾爾段集權後日益專斷,堅持實行低利率政策,並以營建業為基礎,透過龐大財政刺激計畫產生高經濟成長,不顧專業決策,被視為釀成危機的禍首。
商界領袖警告,土耳其若無法實行重大結構性改革,擺脫艾爾段設下的許多束縛,將無法從這波困境脫身。他們鼓吹新聞自由、司法獨立,並讓權力回歸國會,釋放政治犯以利修補與歐洲的關係,則是另一步。
管理諮詢公司全球資源夥伴(Global Source Partners)駐伊斯坦堡顧問葉西拉達(Atilla Yesilada)認為,土耳其若要走出這波危機,必須升息至少5個百分點,「升息和預算刪減將很痛苦,而且會掀起企業倒閉潮」。(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