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在總理梅克爾訪問中國前夕警告,中國企業在「中國製造2025」的指引下,有計畫性的入股和併購德國企業,呼籲政府干預。
博德曼基金會(Bertelsmann-Stiftung)調查過去4年來,中資入股超過10%的175件投資案後發現,2/3屬「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尤其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生物醫藥、高端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德國企業技術領先的行業。
基金會的中國專家容布魯特(Cora Jungbluth)表示,一般來說,中國的投資人追求長遠的利益,中資能創造就業,並對打開中國市場有助益。
可是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為了保護自己的產業,在許多領域限制外資,造成不公平的競爭,而且政府在入股的過程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外人難以一探究竟。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tzbank)首席經濟學家克雷默(Joerg Kraemer)也發現,中國企業在入股和併購德國企業時,經常開出比市場行情還高的價格,而且對敏感的領域特別感興趣,例如電力基礎設施。
去年起,德國才針對來自歐盟以外的投資實施新規定,只要持股超過25%,而且觸及公共秩序和國家安全,例如能源、通訊、交通、金融等產業,政府就有權審查。容布魯特和克雷默建議將規定改成10%,以提高投資門檻。
梅克爾24日訪問北京,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這是她擔任總理以來第11度訪問中國。(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