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天花死?出家? 順治下落百年成謎

記者 詹瑋琦 / 攝影 張志旻 河南 報導
發佈時間:2010/02/02 22:41
最後更新時間:2010/02/02 22:41

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順治,在正史上他是在24歲那年,得天花而駕崩,不過在野史當中,一直傳言他其實是為了董鄂妃而出家,到底真相為何,幾百年後的現在,在大陸河南的白雲寺,似乎出現了蛛絲馬跡;因為有考古學者,從白雲寺過去一位高僧的畫像中發現,長的很像順治皇帝,而且學者也發現,順治的兒子康熙,對於白雲寺有特別的鍾愛,因此白雲寺的建築很像皇家寺院。

這張畫像是大陸河南白雲寺,其中一名高僧「醒遲長老」的畫像,慈眉善目,看起來與一般的僧人沒什麼不同,不過奧祕就在細節中。大陸考古學者:「我一看一個是朝靴,因為是根據佛教的規定,和尚是不能穿朝靴的,再一個後邊是龍椅,這更讓我吃驚,更感到神奇,為什麼和尚他能坐龍椅呢?」

原來這名高僧所穿的、所坐的,全部都是古代皇帝才有的待遇,因此這名高僧的身分,特別讓人注意;當地的人傳言,他就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任皇帝順治,仔細比對,這位醒遲長老的畫像,與順治皇帝的五官,還真的有那麼一點相似,這個大發現,可讓許多學者彷彿看到新大陸。

因為在正史裡面,順治皇帝24歲那年,因為天花而駕崩,但在野史中,傳聞順治其實是到五臺山出家,後來因為跟著師父,而輾轉到了白雲寺;仔細看看白雲寺的建築,確實相當有皇家風格,包括龍鳳盤踞以及建材等等。

大陸考古學者:「從前全部跟這個脊是一樣的,都是黃琉璃瓦,就跟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也和孔子大成殿是一個樣子的,當時從這個建築來看,就是用這個龍脊和黃琉璃瓦,就是說明這個寺院就是皇家寺院。」

村民:「康熙找父,他來過2次、3次。」

當地村民也是言之鑿鑿,認為當年的康熙皇帝,曾經2、3次到白雲寺來尋找父親,這些村民還在寺廟前雕刻一塊石碑,叫做「順治皇帝出家偈」,上面寫著「朕為山河大地主,憂國憂民事轉煩,吾本西方一衲子,為何落到帝王家」,看到這些文字,就知道當地的村民認為,順治皇帝就是終老在白雲寺。

大陸考古學者:「『堂』,當堂,只有父母才能稱當堂。」

考古學者又帶著記者,看到這塊由康熙皇帝立的石碑,上面清楚的寫著「當堂」,他們認為只有康熙知道,自己的父親在這裡,才會寫出「當堂」兩個字;種種的跡象,似乎顯示順治就是醒遲長老,只是事隔數百年,到底真相如何?後人只能憑著蛛絲馬跡,來尋找歷史的足跡。

#皇帝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78

0.0561

0.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