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馮小剛的新片《芳華》原訂昨天上映,但臨時被迫改檔期,引發有關炒作和敏感議題的討論。連向來維護官方立場的環球時報日前也刊文表示「中國的敏感話題顯然有些過多」。
《芳華》的編劇是曾經待過中共解放軍成都軍區文工團的小說家嚴歌苓,《芳華》的故事就是發生在1970年代的文工團青年男女身上,內容觸及1979年中越戰爭。
社群平台微信上有文章認為,這部片的敏感之處在於對80年代年輕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提出反思,對中越戰爭也有反思,會煽動越戰老兵維權。
馮小剛曾在微博上發文表示,芳華是向青春致敬之作,「讓戰火中的《芳華》紀念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維護國家尊嚴獻出年輕生命的戰友們,他們不應該被忘記。」
綜合陸媒報導,馮小剛24日宣布,《芳華》臨時撤檔,無法在「十一」黃金周檔期上映,海內外具體上映日期待定。一時間,這部片反而成為話題,有人認為其實撤檔之說是炒作。對此,馮小剛否認,表示自己的心情「是有些悲壯」的,並向已經買預售票的觀眾道歉。
中共外圍黨媒環球時報26日針對這部片撤檔引起的揣測,發表評論指「中國意識型態領域的管理有自身的邏輯和線索,社會其實也在適應」,並稱中越戰爭本身沒有什麼敏感的,但「中越兩國有一個默契,雙方都淡化那段歷史,避免兩國輿論相互刺激」。
關於老兵的問題,評論認為「無須政治化,實事求是地解決它需要一個過程」。
向來維護官方各項決策的環球時報罕見地表示,中國的敏感話題顯然有些過多,而且敏感範圍有擴大趨勢。「去敏感化的探索和努力應當受到鼓勵,這是維護社會彈性和活力不可或缺的一個方向。」(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