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餅又稱「婆餅」、「七餅」(音同台語:拭,像是形容麵糊在鍋上擦拭一圈變成薄餅皮的動作。)
基於好奇心與思古幽情,我們明查暗訪,發現起源說法很多種,其中最具體的故事是「金門縣志」記載,金門當地的一位才子蔡復一。
根據記載,明朝萬曆年間,金門金沙鎮蔡厝人蔡復一,自小搬到同安縣(今約廈門區域),能力非常好,熟讀四書五經、八股文,才華洋溢,在殿試大放異彩。讓皇帝印象深刻,考取進士,放榜後他經常為了批閱公文,經常廢寢忘食。妻子李氏非常擔心。
有一天,李氏想到妙方,把麵粉加水攪成糊狀 ,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餅皮,再把各種蔬菜切細、炒成燴菜,最後把燴菜捲入餅皮;在丈夫工作其間,就雙手捧著餵丈夫吃餅。所以,潤餅還有「美人薄餅」、「夫人薄餅」的說法。但潤餅會變成清明時節要吃的食物,則是另一個故事。
好!這是比較符合邏輯的版本,另一個版本雖然主角也是蔡復一,但整個就很狂了。
相傳這位明朝萬曆年間進士蔡復一外型特別;駝背、跛腳、獨眼,雖然為官清廉表現出色,但其他官員則常常取笑他的身形,某天,有四名官員再次調侃他。
第一人笑他瞎眼,蔡復一回答:一眼觀天下。
第二人取笑瘸腳,蔡復一又回:一腳登龍門。
第三個人則拿駝背做文章,蔡回:一背藏千卷。
這四個人又質疑他左右開弓是假的,蔡復一回應:兩手作萬言。
甚至把這四句變成一首詩。
結果,這四人跟朝廷碎嘴,讓皇帝震怒,就罰他把當時邊境文書抄寫完畢,如果沒抄寫完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蔡復一心理不服,但欺君之罪可能抄家滅門,便發揮左、右手同時書寫的功力。
好吧,我們也很疑惑那這跟清明節吃潤餅的關聯性又是甚麼呢?根據文史工作者說明、我白話翻譯。
「清明節,食寒食」,源自春秋戰國,晉文公一度流亡在外差點餓死,忠臣介之推(又做介子推),怕主君餓死,瞞著他割自己大腿肉,烤肉給老闆吃,說了一句,「倘若有一天,你重新掌權,我不希望任何封賞,只願你做清明的國君。」
後來晉文公真的重新掌權,流亡當時陪在身邊的老臣都受封,唯獨介之推隱居綿山。
介之推的追隨者憐惜他,於是在宮門上懸書寫道「龍欲上天,五蛇為輔。龍已升雲,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獨怨,終不見處所」晉文公出門時看到這篇文章,才想到「人咧?」
這把火燒下去,沒逼出介之推,但在後來
「願你當個清明的國君」
這句話則讓晉文公印象深刻,先取名柳樹叫「清明柳」,後來又叫「清明節」、「食寒食」,文史工作者便判斷吃冷盤的習俗,後來正好搭配吃潤餅,是從中原流傳到南方。
晉文公跟介之推的故事比較難考究,但這類民間故事實在太多,就當做奇趣文章與大家分享。
◤超夯旅遊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