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遇持刀攻擊者 勿逞強還擊先逃跑保命

記者 顏偉哲 外電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5/22 21:30

台北捷運發生男子持刀隨機砍殺事件,不少人也開始思考,要是遭遇持刀歹徒攻擊時,究竟該如何應對?網路上有許多影片教授「自保防身術」,但也有網友提出不同論點,他們認為刀在近距離時,比槍更具威脅性,至少得站在距離持刀者6公尺多的地方,才有可能將擊斃對方,但其實遭遇危險攻擊,千萬不要逞強與歹徒搏鬥,逃跑、躲避在安全處,才是自保之道。

鋒利的刀,絕對是致命武器,特別是近距離攻擊時,不管是面對一個人,還是一群人,都能危及生命安全,如何防止刀殺,網路上有專家傳授自保防身術。防刀攻擊第一步,就是要避免傷及要害,專家說,寧願手臂被割傷,要害也不能受到任何攻擊。網路影片:「但我要用安全的方式,所以我不會這樣做,而是用手臂擋著她。」

第二步,手臂彎曲45到90度,阻擋持刀歹徒的攻擊,這個動作可以分散歹徒手部的力量。網路影片:「所以一旦我看到她過來,我用全身的力量這樣,這是第一步,之後,我會直接攻擊她臉部,我還可以踢她的腹股溝。」

擋下刀之後,就得靠手或腳,攻擊歹徒重要部位,逼退他。網路影片:「所以,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只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這些防身術,真的能化險為夷嗎?網路影片:「反應距離是讓一個人可以成功反應的時間,對一般人來說,或有接受訓練的人,6英尺(約2公尺)是最佳距離。」

面對持短刀者,反應距離至少要4公尺,如果拿的是開山刀,反應距離也要拉大到6公尺才行。網路影片:「站在大約3公尺的距離,你大概有機會掏槍,但是你也許沒機會開槍,持刀的嫌犯能在1.5秒内,拉近7步(約5.3公尺)距離,並且展開致命攻擊。」

就算是有槍,也未必能制伏持刀歹徒,因為刀在近距離時,比槍更具威脅性,至少得站在距離持刀歹徒21英尺,也就是大約6公尺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擊斃對方。網路影片:「您可以做三件事情扭轉險境,逃跑、隱藏、搏鬥。」

不論遭遇任何危險攻擊,除非「退無可退」才還擊,否則「逃跑」再「躲藏到安全處」才是首要選擇,畢竟與歹徒近身肉搏、空手奪白刃,絕非人人都可,保命才最要緊。

#防身術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15

0.0389

0.1204